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问题浅析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问题浅析
摘要:路面预防性养护是适宜于高速公路的一种高标准养护方式,本文针对国内采用较多的沥青路面,分析了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内容和特点,并对其养护措施、养护技术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养护技术
路面养护策略从概念上可划分为预防性养护、反应性养护和应急性养护,其中预防性养护的频率最高。所谓路面预防性养护即通过定期路况调查,及时发现路面轻微破损与病害迹象,分析研究其产生原因,对症采取保护性养护措施,防止微小病害进一步扩大,以减缓路面使用性能恶化速度,使路面始终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高速公路实施路面预防性养护,能及时修复路面微小病害,防止水分侵入破坏路基,使路面整体结构始终得到保护,不致产生严重损伤,从而减少铣刨、翻修次数,大大节省大修费用,并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持路面良好的服务状态。所以,研究开发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实施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迫切需要。
1 .预防性养护综述
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公路网已经完善,养护管理成为公路工作的重点,很早就着手于公路养护管理的相关调查、研究工作。例如,美国公路管理部门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对几十万公里不同等级道路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一个共同的变化特征: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此阶段如不及时进行养护,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再次下降40%,而养护成本却要增加3~10倍,这一阶段称为矫正性养护阶段。因此,预防性养护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运用,并已取得成功经验和十分显著的成效。
AASHTO对预防性养护定义为:在公路寿命期内,为了保证路况良好、延长公路寿命并将寿命周期内养护成本降到最低,而应用一系列的预防性养护措施的系统过程。而在这一系统过程中,要在不增设建成公路系统及其附属设施的条件下,达到延缓路况退化、保持或改进系统的功能性状况的目的。
预防性养护理念的核心在于防患于未然,基础在于经济性最优。也可以说,预防性养护就是指在道路技术状况衰减的初期,在最适当的时机,应用最适当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以最小的寿命周期成本、最大程度地延缓路况退化。
而这一有限资源的最佳分配问题,要依赖于科学的决策程序和评价方法。预防性养护决策,是通过预测道路技术状况的发展趋势,分析养护措施对道路技术状况产生的影响,对可行的预防性养护方案进行评估,以最小费用效率比的方案为基础进行决策。在预防性养护方案评估过程中,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即需要处理的现有病害和应当被预防或减缓的预期病害,确定现有公路技术条件下可以采取的最适当的养护措施,以最小费用效率比确定获得最佳结果的养护处理时间。
此外,由于影响道路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是路面技术状况,因此路面养护工作占到道路整体养护工作的70%以上。而道路路面技术状况随时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亦符合预防性养护的基本概念。就目前的研究和应用而言,预防性养护主要是指对道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2.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内容和特点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由于设计、施工等原因,造成路面存在各种缺陷而先天不足。通车以后,加上交通荷载、环境、气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路面使用性能会逐步下降。为了保持路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问题浅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