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病人输液的护理
-3783(2011)04-0011-01 目的 探讨儿童烧伤患者如何平安地渡过休克期,最大限度地削减因静脉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方法对烧伤面积>� the child burns the infusion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烧伤休克的主要特点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和细胞性休克。成人烧伤面积超过20%,儿童超过10%,就有可能发生休克,烧伤愈严峻,休克发生率愈高,发生的时间也愈早,假如复苏不刚好或处理不当,烧伤患者就会发生休克[1]。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烧伤面积>10%的患儿590例,治愈586例,%。现将儿童烧伤补液过程中应留意几个问题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590例,其中男400例,女190例;年龄2d~2岁;烧伤面积最大93%,最小15%,伴吸入性损伤40例,行气管切开8例,入院时伴休克148例,死亡4例。烧伤后至入院时间最短1h,最长4d。� 按常规补液公式进行休克复苏同时结合"脱输"治疗原则。� 护理留意事项� ,按需补液 ①烧伤面积深度;②入院时间及伤后补液治疗状况;③受伤机体的脱水状态;④有无吸入性损伤及合并伤;⑤有无血红蛋白尿;⑥口渴症状;⑦精确测量体重;⑧临床指标的严密观测。按需补液,才能为休克复苏的胜利供应牢靠的保障。� 儿童烧伤补液应依据患者临床表现随时调整用药。①现清液体总量、种类,做好时间标记、计算好每小时应输入液量。②按医嘱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输入胶体、晶体,伤后8h后用匀称的输液速度输入剩余液体,不能时快时慢,必要时运用输液泵调整滴速。③抗生素的应用,驾驭抗生素在血中的有效浓度,保证间隔时间内输入体内。④精确刚好运用强心、利尿药,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爱护肾功能,留意药液剂量精确、刚好地进入体内。⑤精确刚好记录出入水量,护士依据病情、药物要求调整滴速,什么时间用什么药,滴速多少均应在相应时间作好记录,随时记录进入量、排出量为调整药物、滴速供应牢靠依据。� 冷静剂应用儿童烧伤后大多数均出现烦躁,不能协作治疗,此时应慎用冷静剂,首先要了解补液状况,包括液体总量、滴速、晶胶体安排及每小时尿量、口渴程度、精神状况、完整皮肤弹性,以推断患儿是否存在低血容量性休克,如无则按医嘱运用止痛、冷静剂,使患儿协作、顺当输入液体达到抗休克的目的。� 、经济等各种条件限制,不少患儿在伤后得不到刚好有效的抗休克治疗,接诊后常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补充所欠液体,以期尽快订正休克状态,此时输液速度要依据患儿精神状态、口渴症状、尿量、心率及心肺状况等指标调整,防止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体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腹腔间隙综合征;滴速过慢则达不到有效的抗休克复苏和其他治疗作用,甚至诱发肾功能衰竭。因此,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自觉遵守各项操作常规,对输液患儿严格遵医嘱调整好输液速度,以最佳输液速度进行有效的补液。� 由于儿童的自制力、反
烧伤病人输液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