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践行法治理念.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践行法治理念构建和谐社会
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国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质上是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先进的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司法行政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3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的经验,借鉴现代法治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信念,是我们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高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法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法治,更不是资本主义法治,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社会主义法治的主体是人民,依法治国就是人民治国、民主治国。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任何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要表达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接受人民的监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只有全面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才能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内涵,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科学地识别和借鉴现代法治的形式和要素,吸收其合理成份,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容,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5
(二)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与执行国家法律的关系
司法行政部门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机关,既要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又要执行国家法律,从根本上说,两者并不矛盾,是一致的。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必然要通过国家制定为法律,即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同时党也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一方面,国家法律往往是党的政策的定型化、法制化,是党的政策实施的保障;另一方面,党的政策是制定国家法律的依据和指导方针。两者统一于党的领导,绝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要自觉地把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与严格执法有机结合起来。在倡导法治的条件下,把党的政策与法律对立起来,认为党的政策是法治化的阻碍,否定党的政策对法治化进程的指导作用是错误的;相反,认为政策就是法,不严格依法办事也是错误的。
(三)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司法行政必须接受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不动摇,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行政。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领导是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是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不仅不影响依法行政,而且还有力地保证了司法行政工作的开展。正如罗干同志指出的:“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坚持谋全局,把方向,抓大事,不插手、不干预司法机关的正常司法活动,不代替司法机关对案件定性处理,不指派司法机关处理法定职责

践行法治理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国霞穿越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