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批评,巧用批评
李玲 曹春艳 批评是教师对学生错误言行加以否定性的评判,以期唤起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言行进行正确认识,并努力改正,从而达到通过批评,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少犯或不犯错误的目的。因此,批评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学会批评,巧用批评
李玲 曹春艳 批评是教师对学生错误言行加以否定性的评判,以期唤起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言行进行正确认识,并努力改正,从而达到通过批评,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少犯或不犯错误的目的。因此,批评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认识能力性格各异,学生犯错误形式又各不相同,批评的方法也会各不相同。为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就必须善于研究和掌握批评工作的意识。尽管批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批评的性质、形式等方面看,较常见的有下列几种。
一、当众批评
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一些急迫场合。在学生行为容易造成一定危害或重大影响时,必须利用当众批评方法,及时制止事态发生或发展。当然这种方法,不到万不得已时不宜采用。因为它有时会使被批评者感到失了尊严,丢了面子,从而激化矛盾。使用时必须慎重,同时应辅以其他批评方法,缓解和消除激化矛盾的因素。
二、个别批评
这种方法是适用较广泛的批评艺术。它适用于多种场合。学生违纪后,将学生找到适宜地方,通过批评谈话,指出学生错误的危害性,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在于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心理上较平衡,在感情上较接近,便于两者间的思想双向交流,因此,收效较大。
三、点名批评
有些学生违纪较严重,造成较坏影响或危害,此时可以运用点名批评艺术,在一定场合或范围内,指名道姓地批评,说明其错误事实及危害,分析其原因,以期引起被批评者及全体学生的认识与警戒。因此这种方式,在较庄重的会议和场合下运用较多,它对制止一些容易造成蔓延则又不被人们所注意的错误倾向,是行之有效的。
四、泛指性批评(又叫不点名批评)
当一种错误言行或倾向,在较多人身上出现时,为制止其发展蔓延,这时就要运用泛指性批评。在批评中说明表现,晓以利害,引起警觉,以提高众人的认识。
五、及时批评
平时,有的学生违纪现象如不立即制止,就会引起更大的危害或恶性事故,这时就要运用及时批评。例如两个学生打架斗殴,虽然被同学拉开,但仍然不服气、还要比个高低时;或者有的学生做危险动作,玩弄危险品时,这时教师必须运用及时批评方法,解决问题,防止恶性事故出现。
六、暗示性批评(或叫侧面批评)
有的学生平时不太接受批评,直接批评常常产生负面效应,这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老师讲课时发现一个学生未认真听讲,而在下面看课外书。这时老师为避免产生负面效应,可用暗示性批评方法,对他讲:“是不是有不懂的地方,我可以再给你讲一下。”这样,让学生明白,老师发现了他违纪,又不感到挨了批评,丢了面子,同时也感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从而达到批评的目的。
七、提醒性批评
有时,由于学生缺乏生活常识或知识常识,不自觉中犯了错误而本人还并不知道,这时,教师可用提醒批评方法来教
学会批评,巧用批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