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记事散文_记事散文
春节里发生的事,大家应当都会记得吧!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春节记事散文,供大家参阅!
春节记事散文篇1
当、当、当,十二点的钟声已响起,意味着一天又将过去了,不禁令了,你老人家接好,长命百岁。惹得老人一阵喜悦,不禁佩服弟媳的聪明,是啊,敬重老人不取决于这些形式,敏捷运用,让老人们新年开心才是最终目的。
由于村里没有下水道,年底洗刷用水量又大,大局部的门口都有一层厚厚的冰层。弟媳提示我千万当心,谁知刚说完她却稍不留神脚下一滑,咣当一声摔倒在地,我心疼地一声惊呼:哎哟,我的儿来!我脱口而出的家乡土语使众人一阵爆笑,弟媳也不顾难过,笑得在地上直打滚,我才回过神来,想起刚刚的那一声无意识的惊呼喊差了一辈,不禁也羞红了脸。
近年来,农村手写的春联也少见了,家家户户门上贴的都是买来的印刷品,虽美观耐看,却难免一模一样。老黑叔六十多岁了,无儿无女,黑婶体弱多病,从前是村里的低保户。黑叔为了脱贫致富,在政府的扶持下养起了几十头奶牛,几年来也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赶年集时,黑叔买不到牛栏上的专用春联,只好买了一张红纸,请村里的老会计为他代写,黑叔特殊嘱咐给牛屋写上一张:槽头兴隆。因为产牛奶多,家庭收入就会更高些,黑婶身体就会好些。老会计满口应承,认谨慎真地照办了。黑叔没有文化,只记得槽头兴隆是四个字。回家就挑出四个字的春联,贴在牛槽头上,没想到,会计还写了一张抬头见喜的春联,千叮嘱、万吩咐地告知黑叔是贴在大门口的,黑叔回家后却掉了个,把槽头兴隆端端正正地贴在了门口,奶牛却抬头见喜了。
读着黑叔贴反了的春联,我正笑得前仰后合,冷不防背后被人抓住衣领,我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二小叔。他存心往我身边凑了凑,大声说:五嫂,此时此刻都吃香的喝辣的,我抱抱你,看你体重长了吗!我一边摆脱一边喊:都成老嫂子了,不能闹,您儿媳妇来了。二弟才嘻嘻呵呵地松开了手。在农村,叔嫂之间打打闹闹司空见惯,给新春和狂欢的人们又增加了很多喜庆和喧闹
回想这些在乡村过年趣事,的那首名曲,《父老乡亲》又响在我的耳边:我生在一个山乡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这时,老家的弟妹也打来电话,述说着乡村为迎接春节正排练节目,有豫剧、秧歌、扇子舞等,尽管漂泊在外,多少岁月消逝,多少物华变更,但父老乡亲是我最感亲切的一群人,老家过年的情景,也总是时间里最美最真的风景,它将恒久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春节记事散文篇3
除夕与妻儿陪泰山大人过年。初一过河,上万寿山陵园祭拜岳母大人。初二从株洲启程,与妻儿一起回邵阳乡下老家,给二个老家伙拜年,会八年不见之大弟弟立军,并探望姑姑、婶婶、叔奶奶等等乡下之亲人,初五回株洲,初六上午陪妻值班,下午搞家里的卫生,今日上班,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春节七天假,就这么过去了。
居乡期间,做了一些社会调查,坦率地讲,由于妻儿在身边,调查工作开展有限,今年的调查探究最没有成果也。虽然没有社会调查探究之成果,但霸点蛮,也是有一些感受可写的,心始终空着,眼始终在视察,耳朵始终在听,岂能没有收获?
首先是写农事。近几年来,父亲种植一种新的药材,谓之玄参。由于邻近南国药都--廉桥,老家始终有种植中药材的优良传统,小时候,搞集体经济时,生产队就种植过芍药、尾参等等药材,后来搞家庭责任承包制,种植的中药材品种更多,比方说,射干、玄参等。据父亲李会中同志讲,去年射干的价格下降厉害,很多农夫干脆不挖地里的射干了。射干属于多年生之草本植物,一般而言,俺们老家是二年一挖,挖了地里的射干,将其切成片状,晒干,即可出售,据母亲讲,射干虽然易于管理,但后期加工蛮辛苦的,特殊是要将射干切片,有点儿累人的。思索射干价格猛降之缘由,猜测可能是种植户太多、产量猛增的缘由,市场经济规律在起作用吧,产大于销,供应大于需求,故,价格下降。这就须要进展供应侧改革。初五从邵东回株洲的路上,经过双峰,发觉当地亦是种植了很多射干,也是没有挖而售之。一方面,印证了父亲的观点,另一方面,也是证明白本人的初步判定。一旦有利可图,一旦蜂拥而上,药材价格就会下降,价格下降,种植踊跃性受挫,产量下降,价格上升,价格上升,种植户增多,产量增加,价格又是下降,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小时候发觉尾参就是如此一个轮回也。
春节记事散文 记事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