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锅炉事故处理
目录
1 事故处理的原则
2 事故停炉的条件
3 故障停炉的条件
4 MFT动作的条件
5 MFT跳闸的处理
6 锅炉灭火的现象原因及处理
6 防止锅炉灭火的措施
7 锅荷,仍无法恢复正常时。
3锅炉给水或蒸汽品质严重低于标准,经多方努力调整不能恢复正常时。
4锅炉安全门动作后无法使其回座时.
5炉顶严重泄漏吊杆超温、烧红时。
6排烟温度大于200℃,长时间运行时。
7锅炉汽包水位所有低读水位计损坏时。
8锅炉严重结焦,堵灰无法维持正常运行时。
4 . MFT动作的条件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MFT跳闸:
1黑炉膛。
2燃料丧失。
3手动MFT〈同时按下两个MFT按钮〉。
4总风量<25%。
5汽包水位超限。
6炉膛压力高。
7炉膛压力低。
8 甲侧二次风箱压力高。
9 乙侧二次风箱压力高。
10送、引风机全停。
11汽机跳闸。
12丧失火检冷却风。
。
5. MFT跳闸处理
1迅速查明跳闸原因,检查空预器,火检冷却风机应正常运行,否则应立即恢复其运行。
。
3 复归跳闸转机的操作开关,停止吹灰器运行。
4 关闭减温器隔绝门。
5 汇报班长及值长,通知所属运行值班员,锅炉灭火。
6 通知本锅炉所属各岗位,全面检查做好启动准备。
7 若跳闸情况复杂,不能及时点火恢复时,应停止送风机、引风机运行,关闭其出口门。
8 汽机停机后,开过热器疏水,联系汽机开启高、低旁路,严密监视再热器壁温。
9 跳闸原因查明并消除后,得到值长的许可,进行炉膛吹扫,复归MFT。
10 MFT复归后,点火启动,联系汽机开启高低旁路。
发电机并网后,视负荷情况启动磨煤机,严格控制汽温的上升速度,严禁赶火升压,防止超温。
负荷达到120MW以上时,视燃烧情况逐渐撤油枪。
锅炉灭火后,通风时间不得大于15分钟,如在15分钟内点火不着时,应停止吸、送风机运行,待故障处理完后再重新启动风机点火。
6. 锅炉灭火
灭火现象 :
1炉膛负压突然增大。
2灭火信号报警,火焰监视器无火(注意火焰监视屏幕及火检板显示)。
3汽压下降。
4水位迅速下降。
灭火原因 :
1煤质突然变劣,挥发份和发热量过低。
2运行中辅机电源中断。
3负荷过低,操作调整不当。
4制粉系统运行不稳,一次风压变化过大。
5燃烧自动失灵或运行操作不当。
6吹灰、打焦,除灰操作不当,使炉膛进入大量蒸汽或冷风。
7保护误动作。
灭火处理:
1灭火后立即手动MFT,停止向炉膛输送燃料和空气,停止一次风机运行,关闭其入口挡板。
2汇报班长、值长,运行所属有关岗位。
3将自动改为手动调整。
4灭火后专人监视水位、汽温,若汽机打闸,开启高、低旁路。
5查明灭火原因并消除,炉膛吹扫5分钟重新点火。
6锅炉灭火后,通风时间不得大于15分钟,如在15分钟内点不着火,应停止吸、送风机运行,待故障处理完后,再重新启动风机
7. 防止锅炉灭火的措施
1 了解煤质及配煤情况,及时将燃煤工业分析结果通知运行人员,以便做好燃烧调整工作。
2 精心调整炉内燃烧工况,根据煤质合理配风,严密监视氧量、炉膛负压、汽温、汽压、风量、火检等。
3 加强对制粉系统的运行调整,启停制粉系统操作应平稳,维持一次风压及一次风速在规定范围内,保证煤粉细度合格。
4 做好油枪试点及清理工作,使燃油系统处于可靠的备用状态,燃油系统无泄漏,如有缺陷及时联系处理。
5 严格按要求对炉本体、空气预热器进行定期吹灰,如有吹灰器故障应及时联系检修消缺,并做好记录。
6 加强对燃烧系统的检查,燃烧器无结焦,预防结渣,防止大渣块形成。
7 吹灰或放渣时,可适当提高炉膛负压,发现燃烧不稳定,应暂停吹灰或放渣工作。
8 减少漏风,如炉底水封良好、各看火孔、人孔门应关闭、锅炉放渣时间不能过长,锅炉运行中炉膛负压不能太大,避免增大漏风。
9 保证检修质量,维持炉子的密封性。
10 入炉煤应均匀,无杂物,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煤仓篷煤及落煤管堵塞,保证制粉系统稳定运行。
11 当机组低负荷运行时,要求燃煤尽量接近设计煤质,对各给煤机出力、二次风合理配比,保持煤粉着火稳定,锅炉燃烧应相对集中,并密切监视火检情况,必要时及时投油助燃。
12 保证检修工艺,防止“四管”泄漏。
13 保证各转机可靠供电,防止瞬间失电造成锅炉灭火。
8. 防止炉膛爆炸事故的措施
1 每次大、小修后,必须做MFT、锅炉电气大联锁试验,并做好记录,上述试验不合格,锅炉禁止启动。
2 机组启动时,必须投运炉膛火焰监视工业电视
锅炉事故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