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概要
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必须要提高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目前,由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不是很理想,,做为一个中小学教师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教学工作就万事大吉了,于是在考虑选择什么样的科研课题的时候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科学性。流行什么就研究什么,没有考虑到科研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科研经费虽然很缺乏,但是有很丰富的地方特色的科研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风土人情、大自然的气候变化等等,都是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源泉,为教师的教育科研提供很好的原始资料.
二、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的成因分析
1。个人功利主义思想影响
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当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国家、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候总是把个人利益摆在了第一位。尤其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淡化了“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滋长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意识,把教育科研当成获取经济利益的一条捷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有些主管部门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采取的一些激励措施,如在省级刊物发表一篇文章奖励500元,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奖励1000元,这固然对教育科研会起到一个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了它的消极作用,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有些教师去搞科研去发表论文不排除有单纯为了奖金这方面的嫌疑。
目前,全国上下各级组织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在一些信息封闭,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还是把考试分数放在了第一位,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桎梏。他们认为“高分数才是真本事",“升学率高才是硬道理”。评价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标准就是看的升学率,领导着重抓的是教学质量,教师考勤,三令五申的是教师的学历是否达标,小学教师也要是本科学历,对于教育科研那是次要的,由此,学校的教育科研可有可无。
3。农村科研管理分工不明、水平低下
在农村中小学学校中,没有高素质的科研管理人员,现有的科研管理人员大部分素质不高,都是一些学校教务人员的兼任,他们日常教务工作繁忙,也没有经过正规的科研培训,工作方法落后,科研思路陈旧,;没有落实科学的管理制度;没有对课题的前期准备、阶段总结、结题鉴定给予定期的、经常的指导;不能承担全校性课题的规划、组织、指导、监控等系列工作。另外,农村中小学学校在科研经费上投入不足,给教师提供的教研参考资料和工具书有限,教师很难与教育科研专业刊物见上一面,单凭教师个人的能力搞科研,很难产出较高价值的作品,实际上有些农村地区的教育科研管理处在一种“无政府"混乱状态.
4。农村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虽然处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掌握了教育科研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由于许多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相关理论知识,不能规范地、科学地进行教育科研;不能正确选择适合本单位和自己实际的教科研专题;对教育统计学的知识知之甚少,只满足于算
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概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