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规划战略大纲介绍
一、概述
方法的来源
詹姆斯■马丁(James Martin)是美国著名的学者,他结合系统开发实例,完整、系统地论述了信息系统的 开发策略和方法学,书中列举了较多的国外信息系统开发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由于这些四步,实体和活动的确定。
第五步,对所得规划结果进行审查。
三、企业模型的建立
企业职能范围
企业职能范围指的是一个企业中的主要业务领域。
业务活动过程
业务活动过程可以用简明的文字加以定义,例如,库存管理可以定义成“仓库保管和原材料、零件和部件的 收发控制过程和估计库存量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由一个独立的部门也可以不是由一个独立的部门来完成 一个业务活动过程也可以由若干个部门共同完成。不论仓库的时而分开,时而合并,库存管理的业务活动 过程总是独立于机构而存在的。
企业模型图
J・Martin指出,企业模型应具有如下特性: •完整性。模型应提供组成企业的各个职能范围,各种业务活动过程,各种活动的一个完整的图表。
•适用性。该模型应是人们合理地、有效地去理解企业的途径,在分析的每一层上所确定的过程和活动对所 涉及的管理工作来说应是自然和确切的。
•持久性。只要企业的目标保持不变,该模型就应该保持正确和有效。只要企业执行的职能相同,企业模型 就依然适用。
战略业务规划
J・Martin指出,如果可能的话,应该结合数据的战略规划进行必要的业务规划讨论,因为业务规划影响着 业务信息需求。要讨论的问题包括:企业未来的变化和将会出现与当前哪些活动不同的业务活动。
关键成功因素
大多数企业中,都存在着对该组织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一般称为企业经营关键成功因素。而在大多数 企业,通常有3〜6个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因素,为使企业获得成功,这些关键性的任务必须特别认真地完 成。在一个企业的业务活动中,关键成功因素总是与那些能确保企业具有竞争能力的方面相关的。在不同 类型的业务活动中,关键成功因素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在同一类型的业务活动中,在不同时间内,其 关键成功因素也不同,甚至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四、主题数据库及其组合
主题数据库概念
主题数据库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加速应用项目的开发。程序人员使用的数据应已存在于有关主题数据库中。 它把企业的全部数据划分成一些可以管理的单位———主题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应设计得尽可能的稳定, 使能在较长时间内为企业的信息资源提供稳定的服务。稳定并非限制主题数据库永不发生变化,而是要求 在变化后不会影响已有的应用项目的工作。要求主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独立于当前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 物理实现过程,这样能保持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主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仍然有效。
主题数据库的选择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主题数据库内容的选取和确定还没有一套形式化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对于主题 数据库等问题存在着许多争论,J・Martin推荐两种方法选择和确定主题数据库。首先,列出企业所涉及的 产品和机构的组成内容:
其次,可以考察业务活动过程,然后记录下每一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属于哪个数据类,这样得到一个 数据分类表。
可以将前后两种途径得到的数据分类表相互对照来建立一个联合的数据分类表,从而形成主题数据库的基 础。
主题数据库组合
J・Martin指出,主题数据库与BSP方法中的数据
数据规划战略大纲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