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竹节人》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3.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竹节人 》公开 课教案 优秀教 学设计 3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9 竹节人 人教部编版
《竹节人》说课稿
一、说教材
《竹节人》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属于
什么做的?圈出做竹节人的动词。
画出 1—7 段中的拟人句和比喻句,分析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的好处。引导学生抓动词体会制作竹节人的乐趣,同时也对解决第一个阅读任务提
《竹节人 》公开 课教案 优秀教 学设计 3
供指导,深化了阅读方法的运用。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生动的语言,体会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感受课文生动幽
默的语言做好铺垫。
(五)精读课文,问题探究。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8—19 段)。
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8--19 段),思考: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如何
安排记叙顺序的?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斗竹节人的有趣的情形( 8--19 段),一般来讲,写竹节
人搏斗的场面是按照过程进行的顺序来写的,但课文中记叙的是几个片段,几
个画面,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构思布局的?(提示:抓住关键词“有时” “还
有”“其实”理解,这些内容是随着游戏的欢乐程度一步步写下来的。 )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主体部分布局的把握,感受斗竹节人的快乐,同时也
是对应第二个阅读任务,在问题探究中体会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有目的地阅读
的过程。
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20—29 段)。推敲幽默的语言。
如第 22 段“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
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中的“赫赫伟绩” “鏖战犹酣”是大词小用,语言
幽默,表现出游戏时间之长,次数之多,突出这个游戏的吸引力与乐趣,进一
步表现了作者童年时期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语言,感受游戏的乐趣,同时也是加深学生的体会,
学习文章的表达。
为什么要写老师与竹节人这一部分?它和主题的关系是什么?这一部分会
《竹节人 》公开 课教案 优秀教 学设计 3
不会影响老师的形象?是不是可以删去?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这一部分突出竹节人这个童年游戏的有趣甚至引起了老师的青睐,抒发了“我们”内心的喜悦、满足与自豪。这部分内容深化了主旨,使竹节人游戏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让学生在这一部分的探究中产生共鸣,激起和老师亲近的愿望,为第三个阅读任务的解决做好铺垫。
(六)课堂小结。
本文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自己制作竹节人,并沉迷于斗竹节人的游戏中,以致于“我”和同桌的竹节人被老师没收,结果却发现老师也喜爱竹节人的事。表现了“竹节人”这一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深切留念。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本次板书按文章的结构层次展开,层次清晰地提
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各部分内容,感知文章表现出的童心童
趣。
迷上了竹节人( 1—2)
制作竹节人及玩的地方( 3— 7)
竹节人 制作竹节人、
斗竹节人的快乐 童心童趣
(3—19) 斗竹节人( 8— 19)
老师没收了竹节人但偷偷地玩
(20—29)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9. 《竹节人》人教(部编版)
《竹节人 》公开 课教案 优秀教 学设计 3
《竹节人》说课稿
一、说教材。
《竹节人》是六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文章内容记叙了童年时代的 “我”和伙伴们自己制作竹节人,并不顾时间沉迷于斗竹节人,引至两人的手工玩具
被老师没收,结果却发现老师也与他们一般,喜爱竹节人。表现了童年游戏的
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物质带来的心灵的快
乐。这是一篇回忆类文章,语言夸张又富有童趣,同时贴合学生生活,能够激
发学生自身情感的体悟,并且对比如今丰富的物质生活,更能加深学生对于生
活和幸福的体悟。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厘清行文思路,感受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理解语言形式与情感表达的统一。理解文中说明性语言的功能及其
背后隐含的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题

《竹节人》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