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blood clotting and anticoagulated blood
病理生理教研室
蔡明春
目的要求
熟悉凝血机制及有关概念
掌握DIC的概念、原因与机制及其DIC时的功能代
感染性疾病
细菌感染、败血症
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出血热
病理性心肌炎
肿瘤性疾病
消化系统胰腺癌、结肠癌、食管癌、胆囊癌、肝癌、胃癌
血液系统白血病
泌尿系统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
女性生殖系统绒毛膜上皮癌、卵巢癌、子宫颈癌、恶性葡萄胎
妇产科疾病
流产
妊娠中毒症
子痫及先兆子痫
胎盘早期剥离
羊水栓塞
子宫破裂
宫内死胎
腹腔妊娠
剖腹产手术
创伤及手术
严重软组织创伤
挤压综合征
大面积烧伤
前列腺、肝、脑、肺、胰腺等脏器大手术、器官移植术等
发病机制
凝血和抗凝平衡破坏!!!
X
PLT
Va
Xa
V
Thrombin
Prothrombin
Fibrinogen
Fibrin
PLT
IXa
VIIIa
VIIIa
IX
XIa
XII
XIIa
XI
内源性凝血系统
TF
VIIa
外源性凝血系统
①
②
③
④
X
PLT
Va
Xa
V
Thrombin
Prothrombin
Fibrinogen
Fibrin
PLT
IXa
VIIIa
VIIIa
IX
XIa
XII
XIIa
XI
内源性凝血系统
TF
VIIa
外源性凝血系统
①
(一)组织损伤,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Tissue Factor
组 织
含 量 (μ/mg)
肝
10
肌肉
20
脑
50
肺
50
胎盘
2,000
蜕膜
2,000
不同的人体组织中组织因子的含量
X
PLT
Va
Xa
V
Thrombin
Prothrombin
Fibrinogen
Fibrin
PLT
IXa
VIIIa
VIIIa
IX
XIa
XII
XIIa
XI
内源性凝血系统
TF
VIIa
外源性凝血系统
②
(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胶原暴露,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激活血小板
损伤的EC抗凝功能障碍
Ⅻ Ⅻa
胶 原
固相激活
(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
内皮细胞损伤为什么会导致DIC?
感染、内毒素血症、Ag-Ab复合物、持续缺血缺氧、酸中毒
EC
TF
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使凝血反应加剧。
单核巨噬细胞、PMN和(或)T淋巴细胞
TNF、IL-1、IFN、PAF、补体成分C3a、C5a和Q2
胶原暴露
Ⅻ
PF3
PF4
ADP
5-HT
TXA2
血小板
血小板
聚集
内皮细胞
纤维蛋白原
Or vWF
粘
附
层粘连蛋白
纤维粘连蛋白
胶原
内皮下组织
vWF
GP IIb/IIIa
(αIIbβ)
GP Ia/IIa
(α1β1)
GP 1B/IX
GP IIb/IIIa
(αIIbβ)
GPN or VI
GP Ic/IIa
(α1β1)
GP Ic’/IIa
(α1β1)
血小板粘附、聚集的分子机制
血小板粘附在内皮下胶原。
血小板不可逆聚集并释放
在ADP作用下,血小板变形
微血栓内的血小板
X
PLT
Va
Xa
V
Thrombin
Prothrombin
Fibrinogen
Fibrin
PLT
IXa
VIIIa
VIIIa
IX
XIa
XII
XIIa
XI
内源性凝血系统
TF
VIIa
外源性凝血系统
③
(三)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激活
释放ADP、TXA2等促凝物质
形成血小板团块
粘附、聚集和释放
释放ADP
细胞膜磷脂
诱导表达组织因子
X
PLT
Va
Xa
V
Thrombin
Prothrombin
Fibrinogen
Fibrin
PLT
IXa
VIIIa
VIIIa
IX
XIa
XII
XIIa
XI
内源性凝血系统
TF
VIIa
外源性凝血系统
④
(四)促凝物质入血
Thrombin
Prothrombin
羊水
脂肪栓子
蛇毒
胰蛋白酶
诱发因素
DIC(病理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