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话剧 大舞台
唐丽君 【现象一】:走进每一节英语课,我们都不难发现这样的场景:教师在绘声绘色地教,学生在琅琅地读,时而角色互换朗读,时而上台表演对话。学生在表演课文内容时神采奕奕,非常享受各自的角色,俨然像一个个小演员。
小话剧 大舞台
唐丽君 【现象一】:走进每一节英语课,我们都不难发现这样的场景:教师在绘声绘色地教,学生在琅琅地读,时而角色互换朗读,时而上台表演对话。学生在表演课文内容时神采奕奕,非常享受各自的角色,俨然像一个个小演员。
【现象二】:在周六或周末,各种英语培训中心门口有许多家长接送孩子,采访一下为什么要送孩子来上培训班,基本回答都是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或是提高英语成绩。
通过这两个现象,笔者想,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在学校体会到小演员的成就感,体会到兴趣班的乐趣呢?于是,在本校社团招募时笔者开设了“英语话剧社团”,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下有关英语话剧社团的实践和思考。
一、开设英语话剧社团的缘由
(一)一次中文话剧引发的思考
记得本校举办过一次中文话剧表演比赛:《山寨版白雪公主》。正好笔者有机会参与全过程,笔者发现学生对话剧充满了新鲜感和期待,并且很少出现走神、不认真等情况,话剧的成功演出给笔者带来了思考:是什么东西让话剧如此吸引学生?既然学生对中文话剧感兴趣,那何不让英语话剧也走进学生的世界呢?
(二)一次课堂中精彩镜头的捕捉
《基础英语》作者埃克斯利说:“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学习的方法, 便是教英语的好方法。”每次的英语课堂笔者都发现学生最喜欢分角色朗读对话,即使短短的几句话他们还是尽最佳的语气和表情来表演;有的单元笔者在教学设计中穿插故事教学的思路,让学生成为一个个小演员,发现学生从头至尾都很投入。
【举例】《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4 I like,笔者在教学设计时以故事为主线,doll, puppet 去参加风筝节,一路上遇到的交通工具,最后神奇般地坐着balloon 回来,这样一则故事教学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在对话表演的过程中非常积极, 有的想做puppet,有的想扮演doll, 有的想表演balloon, 课堂氛围活跃到最高点,在mutual practice 过程中非常认真,有的孩子甚至加上了许多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演的不亦乐乎。
【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故事永远是孩子最喜欢的,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故事”故事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思维。
二、英语话剧社团开设的实践内容
(一) 现场招聘
1、活动策划
在招聘之前笔者认真进行了活动策划:
(1)社员人数
考虑英语话剧的特点:舞台性。考虑到话剧剧本中会有生词和新句型,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笔者认为社员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比较适合,这样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口语交际。
(2)社员要求
第一,对英语话剧充满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二,有良好的英语口语。第三,有较强的表演欲望和天赋。只有喜欢表演的学生才会善于敢于表演各种角色,在话剧中,哪怕一座house,几只ducks, 几棵trees,都需要一个个小演员来构造,因此,喜欢表演的学生才能充分享受到英语话剧的乐趣。
2、招聘现场互动
招聘现场颇为热闹,笔者简单采访了现场报英语
小话剧 大舞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