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稻草大课堂.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稻草大课堂.doc1 小稻草大课堂摘要: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 进行美术教学。因此, 在美术教材资源的选择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跳出材料包, 走出课堂, 在校园、社会、生活, 大自然中去探寻,让小学美术教育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在引导学生美术学习和创作中, 教师带领学生走近大自然,认识稻草,捡拾稻草,以传统工艺为抓手,充分利用绘本媒介,开展美术造型表现活动,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营造美术大课堂氛围。关键词:大课堂;自然资源;造型表现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美术教育完全可以用活的自然资源充实美术课堂,彰显小学生应有的童趣。而乡间稻草就是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审美价值的自然资源之一。小学生好玩, 手工活动中编织、粘贴、捆扎、缠绕, 刚柔相济且动静相宜, 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编扎稻草时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新颖有趣的造型方法, 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自由地去表现喜欢的形象, 又能很好地锻炼小学生动手创造的能力。另外, 稻草作品既适宜于学生制作又易于保存欣赏, 能给学生以创造的成就感。普通的稻草资源, 在小学美术活动中有效运用, 我们做了这样的实践尝试。 2 一、亲近自然,就地取材,调动家长资源,做生活的有心人取材难, 是困扰美术教师开展美术教育手工制作的现实难题。我们突破了有什么用什么的材料包的限制, 走进自然, 寻找更贴近学生年龄特征与美术学的资源。秋收季节稻草材料充足、操作简单又极具创造性, 是做稻草人最好的材料。我们大胆设想让孩子们一起用稻草打造一个童话王国。现在的孩子每到周末放假都会去乡间、大自然游玩, 收集稻草的过程也是和稻草亲密接触的过程, 孩子们通过观察、触摸更加了解了稻草的特性。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师生经过商量决定发动家长后援团, 把稻草运到学校。为课堂与社会搭建通道,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法积极参与造型表现, 创造平台让学生去体验造型的乐趣, 培养动手创造能力。二、以“稻草人”为具体表象,以绘本为媒介,引导学生造型表现“造型. 表现”领域是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让学生体验造型乐趣, 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表现的基础, 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在开发稻草人美术课程中, 教师抓住小学生喜欢阅读绘本的特性, 引导学生寻找了国内、外的关于“稻草人”形象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叶圣陶名著《稻草人》和绘本《绿野仙踪》讲述的是稻草人的故事, 老师和学生一起欣赏故事、绘制绘本, 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依托农民在稻田所创造的“稻草人”原型, 使稻草童话王国的创造更具有特殊的美感。 1. 画草图稻草人在造型与色彩上力求“活泼”“可爱”和富有童趣。课堂上, 3 我们多次欣赏绘本《绿野仙踪》,把稻草人的形象深深记在脑海里。师生一起画设计图, 让制作有图可依。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之后, 接下来就要思考如何才能为绘本赋予创意并运用到课堂中。在对该绘本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 绘本中最适合提取出小女孩、狮子、钢铁人, 场景内容与小学生的喜好非常吻合。以绘本为媒介与自然资源相结合的小学美术教育活动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艺术世界。 2. 造结构水果篮、塑料筐、木头、麻绳成为结构要素。通过编织、缠绕、捆扎、把

小稻草大课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cweywk961
  • 文件大小108 KB
  • 时间201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