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论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摘要】近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进步的同时, 由于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不正确认识及盲目开发行为, 导致了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产生与发展成为生态政治运动兴起的动因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推动了各国政治和国际政治生态化的发展。生态政治产生发展是政治生态学、政治生态化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政治生态化是生态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是解决当前全球生态危机的不可或缺的根本措施之一,是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未来政治发展的趋势之一。【关键词】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 生态政治; 政治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一、引言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 生态危 2 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这种关注从某个角度上讲已远远超过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种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共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家园-- 地球。对生态危机的关注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原有的思维方式、生产及消费方式、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伦理观、发展观, 以及世界各国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前途和命运。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 使得任何国家,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又一次重新走到一起。基于上述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出现, 20 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 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风起云涌的生态政治运动。 70 年代以后, 世界各国每年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为契机而不断壮大,至今方兴未艾。 80、 90 年代在生态政治运动的推动下,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纷纷建立了众多形形色色的生态组织和生态绿党(简称生态党或绿党) ,生态学与政治学由此联姻形成了生态政治学、政治生态学等新兴交叉边缘学科, 传统政治发展观也由此向政治生态发展观转变。二、生态政治的兴起、发展及意义 3 (一)生态危机-- 生态政治兴起的动因和基础所谓生态危机,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过程。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 20 世纪后 50 年全球环境遭到空前严重破坏和污染,并被一些生态学家、政治家称为 20世纪人类犯下的三大愚蠢行为之一和”第三次世界大战”。”地球日”发起人盖洛德· 纳尔逊曾精辟说道:来自自然的威胁(生态危机) 是比战争更为危险的挑战, 从德国和日本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可以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起来, 但没有一个国家能从被毁坏的自然环境中迅速崛起。 50 年代以后, 世界环境相继出现”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日趋严重、有毒化学物质扩散、人口爆炸、土壤侵蚀、森林锐减、陆地沙漠化扩大、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十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正残酷地撕毁人类关于未来的每一个美好愿望和梦想, 这一影响不仅会殃及一代、两代人,而且将影响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生存繁衍。全球环境问题及生态危机从以下一些数据和事实我们就可窥见一斑。例如, 目前地球上的动植物物种消失的速率较过 4 去 6500 万年之中的任何时期都要快上 1000 倍, 大约每天有 100 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20 世纪以来, 全世界哺乳动物中 3800 多种中已有 110 种和亚种灭绝, 另外还有 600 多种动物和 25000 余种植物正濒临灭绝。生态学家指出,迄今为止, 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如要使其自然恢复至少要一亿年以上。水污染使人类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据统计有 17 亿以上的人没有适当安全饮用水供应, 30 多亿人没有适当的卫生设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项调查指出, 在第三世界由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天导致的死亡人数达 万人。再如 1983~1984 年埃塞俄比亚因植被破坏、土壤流失形成的特大旱灾使得 100 万人因饥饿而死亡, 1991~1992 年,非洲大陆 12 个国家持续旱灾,使得约 350 0 万人濒临死亡。因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重, 中国古文明中心的发源地-- 黄河,目前年断流最长达 227 天,与此同时,长江由于洞庭湖等大湖泥沙淤积加速, 湖体面积和容量正逐年锐减, 洞庭湖 1825 年面积约 6000 平方公里, 1949 年减少到 4360 平方公里,到 1998 年长江”特大”洪灾时湖面面积仅为 2653 平方公里, 据此缩减速度, 洞庭湖将可能在不到 200 年的时间内成为又一个”罗布泊”, 从中国自然地理图册上消失。目前,长江中下游防洪大堤也逐年升高,古时?quot; 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悲剧在不远的将来又将可能在长江重演。今年我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多

论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panghuang14
  • 文件大小88 KB
  • 时间2017-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