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定位夹紧与夹具设计
.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
(2)过定位
工件在定位时,同一个自由度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约束点约束,这样的定位被称为过定位(或称定位干涉)。过定位是否允许,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2)可调支承
支承点位置可以调整的支承称为可调支承。
(3)自位支承(浮动支承)
自位支承在定位过程中,支承本身可以随工件定位基准面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井与之相适应。如图4-17所示。自位支承常用于毛坯表面、断续表面、阶梯表面的定位以及有角度误差的平面定位。
(4)辅助支承
辅助支承是在工件定位后才参与支承的元件,其高度是由工件确定的,因此它不起定位作用,但辅助支承锁紧后就成为固定支承,能承受切削力。辅助支承的结构形式很多,图4-18是其中的3种。
工件以圆柱孔定位大都属于定心定位(定位基准为孔的轴线),夹具上相应的定位元件是心轴和定位销。
(1)心轴
(2)定位销
圆柱定位销通常限制工件的2个移动自由度。
当要求孔销配合只在一个方向上限制工件自由度时,可用菱形销,如图4-21(a)所示。
工件也可以用圆锥销定位,如图4-2l(b)和(c)所示。图示圆锥销定位限制了工件的3个移动自由度。
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定心定位,一种是支承定位。参考图4-22。
2)长度:V形块有长短之分,长V形块(或两个短V形块
的组合)限制工件的4个自由度,而短V形块
一般只限制2个自由度。
3)V形块又有固定和活动之分,活动V形块在可移动
方向上对工件不起定位作用。
4)设计参数:V形块在夹具中的安装尺寸T是V形块
的主要设计参数,该尺寸常用作V形块检验和
调整的依据。由图4-23可以求出:
工件以外圆表面支承定位常用的定位元件是V形块。1)角度: V形块的角度有60º,90º和120º,90º最为多且已标准化。 特点:①对中性好;②可用于非完整外圆表面的定位。
如图4-24为工件以锥孔定位的例子,锥度心轴限制了工件除绕自身轴线转动之外的5个自内度。
常见的定位表面组合有平面与平面的组合,平面与圆孔的组合,平面与外圆表面的组合,平面与其它表面的组合,锥面与锥面的组合等。
在多个表面同时参与定位的情况下、各表面在定位中所起的作用有主次之分。一般称定位点数最多的定位表面为第一定位基准面或主要定位面或支承面,定位点数次多的定位表面称为第二定位基准面或导向面,定位点数为1的定位表面称为第三定位基准面或止动面。
在加工箱体类零件时经常采用一面两孔组合(一个大平面及与该平面相垂直的两个圆孔组合)定位、夹具上相应的定位元件是一面两销。为了避免由于过定位而引起的工件安装时的干涉,两销中一个应采用菱形销。菱形销的宽度可以通过简单的几何关系导出。
式中 b——菱形销的宽度;
D2——工件上与菱形销配合孔的最小直径;
△2min——菱形销与其配合孔之间的最小间隙;
Tlk——工件上两孔中心距公差;
Tlx——夹具上两销中心距公差;
△1min——圆柱销与其配合孔的最小间隙。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菱形销的尺寸已标准化,因而常按下面的步骤设计菱形销。
1)确定两销中心距尺寸及其公差 取工件上两孔中心距的基本尺寸为两定位销中心距的基本尺寸,其公差取工件孔中心距公差的1/5~1/3,即令:Tlx=(1/5~1/3)Tlk。
2)确定圆柱销直径及其公差 取相应孔的最小直径作为圆柱销直径的基本尺寸,其公差一般取g6或f7。
3)确定菱形销宽度、直径及其公差 首先按有关标准(参考表4-3)选取菱形销的宽度b;然后按式(4-2)计算出菱形销与其配合孔的最小间隙△2min;再计算菱形销直径的基本尺寸;d2=D2-△2min;最后按h6或h7选取菱形销直径的公差。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定位误差εD包括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误差εC和定位基准位移误差,前者简称基准不重合误差,后者简称基准位移误差。
基准位移误差又可分为是由于工件定位表面
工件定位夹紧与夹具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