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培养家国情怀
自从立德树人被落实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各科教学中被多次提及,高中地理教学也不例外。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借助学生熟知的家乡地理环境状况,在情感上引发学生的归属、建设之意,再由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培养家国情怀
自从立德树人被落实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各科教学中被多次提及,高中地理教学也不例外。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借助学生熟知的家乡地理环境状况,在情感上引发学生的归属、建设之意,再由家及国,生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建设热情。具体培养步骤如下:
一、深入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
想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就要让学生对家乡、祖国有一个深入了解,但如果教师一味将乡土地理知识以讲解或训练的方式灌输给学生,他们很难达到知识掌握和情感生发的目的。为了让高中生主动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环境,教师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结合乡土教材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教材中的乡土地理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也不够,学生对乡土地理环境的了解还是很浅显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推荐相关书籍或结合社会节日开展主题阅读活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乡土地理的兴趣,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每年的植树节,我市园林部门都会组织认领小树苗、栽种爱心树等活动,借此我引领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家乡的森林资源、自然风光、环境地貌等,学生们兴致高昂,成效很好。二是要开展课外调查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看一看城市的全貌、了解一下周边的山川河流、走访一下园林、国土部门,只有亲自去调查我们的生活环境,才能将家乡的地理特征烙印在学生的骨血里。
二、融合其他学科的情感强化培养
立德树人不仅仅是地理学科的教学任务,也是其他学科育人的根本要求,因此家国情怀的培养可以将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来进行。
例如,与历史学科相结合,探究家乡的历史渊源、传承与变迁,对家乡进行全方位扫描、探索与展望,学生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走访身边长辈、做问卷调查、解析政策法规等途径,对家乡在历史上是怎样形成的、经过了哪些风吹雨打等都有所了解,使学生对家乡这片热土有进一步的认同感,也容易生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可以和语文学科相结合,给自己的家鄉写一段颁奖词或是给家乡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写一段旅游解说词,从多个角度阐述家乡的特色景观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既发展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实现了文化传承,也落实了地理核心素养中提倡的“人地关系”。在与这些学科进行融合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的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和语文知识,也加深了他们对乡土人情的感性认识,丰富了自身情感体验,当满满的情感溢在笔端,流淌在字里行间时,家国情怀的强化培养效果已初见端倪。
三、整合各种资源渗透实践活动
学的目的是为了做,因而家国情怀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情感上,还要落实到行动上。具体来说,就是要整合各种资源开展实践活动,以主人翁的意识为家乡建设和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地理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
例如,河流污染是民众比较关心的焦点问题,假设你是市长,你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在查资料
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培养家国情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