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吴征镒: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吴征镒:原本山川极命草木“如果我死去, 请在我的坟头种上一棵树。”当消亡与绿色放在一起, 悲伤似乎可以浇灌树木。他是一名世界知名的植物学家, 但在自己家里却没有一株植物。这颗星球上生长的所有有根植物几乎全部印在了他的大脑里, 世上可能再也没有人像他一样痴迷植物,但他还是带着这种情怀离开了我们。 6月 20日,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在昆明逝世,享年 97 岁。“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这句话出自西汉著名辞赋家枚乘的《七发》, 意思是: 陈说山川之本源, 尽名草木之所出。这是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奠基铭, 也是中国植物学者的毕生追求。吴征镒题写的这八个字正静静躺在植物研究所足球场边的一块清石上, 而这八个字或许也恰恰是对他最好的褒奖。 6月 26 日是吴征镒的追悼会, 他的朋友、学生、同事从世界各地归来, 共同悼念这位为植物研究贡献毕生精力的老人。在昆明市殡仪馆, 2000 余位社会各界人士为他送行、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来花圈, 秦光荣、李纪恒、仇和等云南省市领导前往昆明市殡仪馆为吴征镒送行。“虽然吴老辞世,但是他对世界孜孜以求的追寻,对工作的严谨,还有勇于创新的精神是我们作为学生要学习和努力的方向。”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李德铢难掩悲伤, 作为吴征镒的第一批博士生, 他认为凡人都有生老病死,但是吴征镒的精神是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终身财富。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资料室的一角, 放置着研究者们经年累月积攒下来的植物卡片,其中有 3 万多张是吴征镒亲自制作的。从 1938 年到 194 8 年的 10 年间,他默默地抄录、整理了我国现代著名植物学家秦仁昌等从国外带回的所有植物标本照片。这些卡片总重超过 300 公斤, 为后来《中国植物志》的编写提供了基础性的依据。在没有电脑和打印机的年代里, 这一切都是靠手抄完成, 一张张巴掌大的卡片上, 吴征镒用他的蝇头小楷清晰且认真地写下了每一株植物的拉丁学名、发表时间、文章名、发现者、标本号和模式标本照片。作为一名教师, 吴征镒经常向学生解释“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这八个字的意义。他希望青年学生能抵挡住现代社会的浮躁风气,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研究。但好像始终鲜少有人能像他一样储存那么多的信息在大脑里。 1983 年, 吴征镒一行前往英国考察。在大英博物馆, 英国工作人员希望中国植物学家能够帮忙鉴定一些植物标本。这其中大多是由清朝时期驻华的英国大使在中国采集,一直未被鉴定。吴征镒用放大镜认真观察标本,随即说出了每一种植物的拉丁学名, 它们的科、属、种、地理分布、曾经记录过的文献、资源开发的意义等。他超群的记忆力以及渊博的植物学知识, 让英国人为这位东方学者竖起了大拇指。历数中国的植物学家, 吴征镒是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由他定名或参与定名的植物分类群达到 1766 个,以他为代表的三代中国植物学家彻底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人命名的历史。他也因此被中外同行誉为中国植物的“活辞典”、“植物电脑”,可以尽数每一种植物的拉丁学名以及它们的科、属、种、地理分布等。吴征镒共有兄弟五人, 两位兄长分别是著名医学家吴征鉴和著名物理化学家吴征铠, 两个弟弟一位是著名文史学者、戏曲学家吴白陶( 征铸), 另一位则是资深工程师吴征莹。 1916 年,吴家喜

吴征镒: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cweywk961
  • 文件大小105 KB
  • 时间2017-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