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吴征镒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吴征镒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为神州一花一叶建户口本
吴征镒院士,1916年6月出生,著名植物学家,是中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
他编著了《中国植物志》、《云南植物志》和《中国植被》等专著,是中国植物学家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他提出的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种质资源库”的建议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作出了前瞻性的部署。
他参与组织领导《中方公里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建立了户口本。
在70多年的植物分类研究中,他定名和参与定名的植物分类群有1766个,涵盖94科334属,是中国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以他为代表的三代中国植物分类学家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人命名的历史。

如果世界上有人能说出每一种植物的名字、了解每一种植物的习性,那么吴征镒一定是其中一个。
如果世界上有人能听懂每一种植物的语言、理解每一种植物的情感,吴征镒也是其中一个。
吴征镒,这位一生与草木打交道的科学家,凭借他对我国和世界植物学研究的杰出贡献,在92岁高龄之际登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结缘草木:第一位启蒙老师竟是家里的后花园
见到吴征镒是在他位于昆明的家中。身体的原因让这位92岁的老人几乎已经足不出户。
吴征镒家所在的这个居民小区草木扶疏,很多人家的阳台上都种了漂亮的花草。可这位一生研究植物的科学家家里却什么植物也没有种。
那些花草树叶都清清楚楚地记在他的脑子里、心里。
“现在我的身体不行了,做不了什么事情了。我搞了一辈子植物学研究,仍感到学无止境。”这位老科学家说。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这句古话说的是要尽力探索草木的本源。吴征镒院士曾亲笔书写了这8个字,刻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球场边的一块石头上。

他经常对年轻人讲述这8个字的意义,这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吴征镒和植物打交道,第一位启蒙老师竟是家里的后花园。那时才五六岁的他最爱去花园里玩耍,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让他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长大些开始读书了,吴征镒最爱读的书是家里收藏的一本清代人撰写的《植物名实图考》。他对着这本书的图谱,去花园里认识那些以前叫不上名字的花草,乐在其中。

●中国植物的“活词典”:他在茅草房和“牛棚”中做研究
1983年,吴征镒到英国考察,来到大英博物馆。英国人请中国植物学家鉴定清朝时期驻华的英国大使在中国采集的一些至今未能鉴定的标本。
吴征镒用放大镜认真观察了标本,然后用流利的英语说出了每一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它们的科、属、种、地理分布、曾经记录过的文献、资源开发的意义等等。他对植物研究的精深和超群的记忆力,令英国人赞叹不已。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所长李德铢告诉记者,由于对植物研究的深厚功底和广博知识,吴征镒被称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这样的赞誉来自于吴征镒对植物学研究的热爱和数十年的潜心积累。在西南联大任职期间,他在茅草房里创建了一间用破木箱和洋油筒建成的植物标本室,这个极为简陋的标本室竟然拥有两万多号标本;他在云南进行了大量的科考调查,和几个年轻教师一起在昆明郊区的一个土地庙里自画自刻自印,历时3年,出版了石印版的《滇南本草图谱》。
他还用了整整10年时间,

吴征镒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83252951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