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南林昆曲社活动资料.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社团审核资姆
南松昆曲律
(12风石日至令)
2016年4风石日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院社团
南林昆曲社
南林昆曲社简介
南林昆曲社成立于2013年10月,以“感受传统戏曲,弘扬古典文化”为宗旨,致力于培养 正确高雅的审美,丰,乔木为柱,营造出-, 个以临瀑阁为舞台的天然剧场。舞台,绿色琉璃瓦为天幕,四株碧桃分立两边如 粉幕轻开垂挂。舞台上昆音袅袅。一条溪涧界分舞台和池座,今有昆笛,溪水安 静如镜。昆迷众,遍布溪边山坡或坐或倚,众昆迷老少男女凝神观赏聆听。
彭林刚和王斌先后从月亮门中出粉墨登场,上演宋朝发生在南京郊外道观的爱 情故事《》。陈妙常与潘必正身着白色和湖蓝为主的服装,与桃花 相映,正是一幅流转绝美的《春至江南》命题画。此处虫鸣不着痕迹消退。除了 昆音还是昆音。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曲社的学生,唱出青春 令摇出步步娇。陈薇亦等等资深曲友痴心不改,“牡丹亭”“长生殿”“思凡” “西厢记”。随着一曲曲上演,太阳西移。阳光斜照临瀑阁,金光照耀舞台花影 树影叠影。曲友的表情和身姿动作透出的那种深情,可以沉浸可以追溯可以流连。 王斌、孙云的《》把曲会铺呈出视听大宴。单雯压轴出场时,阳光 许以四十五度追光,舞台更加亮了。
我坐在临瀑阁右侧,品香茶定定观赏至曲会终。我只属于看热闹的昆迷,我父 亲是资深戏迷。从临瀑阁出来,他说有几个唱得好,我向他做了一些介绍。在“灵 谷深松”处,仰头看目力所及的天空布满了三角枫细碎的绿叶。
画家诗人吴湘云
昆韵流转临瀑阁
每次曲会,都特别感念场地主人的笃笃心意,山房男主人胡瑞在前晚力扛了四 盆高挑的桃花,把个临瀑阁小戏台点缀得烂漫,女主人强薇早早在山林间布下了 茶席,还有一众精通茶道的美女朋友们前来帮忙。说好了的彩唱,彭林刚老师化 好妆来的,头饰太高,在车里偏头坐着难受,他就在灵谷公园门口下了车,徐徐 行来,这一路不知惊艳了多少游人。师姐南艺的学生们早早就到了,年轻的学生 们着汉服,春光下鲜嫩难当。
我们开始试着拍一支新曲一《灵谷春唱》。资深记者薇亦写词,省昆迟凌云 老师谱曲,两天前迟老师把伴奏和他教唱的录音发到主唱群,我们线下分别自学。
“踏青天气,陌上衣袂,知音淡相随。唐元宋,横笛吹,临瀑阁上韵味,檀板共 金杯”。这是沿袭了昆曲雅集的古风,有人写词,有人谱曲,一起拍曲新唱。拍 曲时有游子人在茶室外伸头来看,哦,做现代人,存旧风韵。
临瀑阁在山坡旁,隔了小小的水潭,我们到时听曲人已经来了很多,比想象中 多很多,大家散坐在石头上,小径旁。有男士叫我名字,说是苏大同届同学,在 预告上看到我,特意来看,有戏校退休的老师,说二十多年前我还未大学毕业时 见过,甘家大院后人南京曲社的掌门人汪小丹老师许久不见,看到我这个终日忙 碌的职场女子依然对昆曲不离不弃,想来心存欣慰。更多人是陌生的,有这城市 知名的画家、设计师、记者,有来自各个行业的爱好者,有诸多长枪短炮的摄影 者......
——灵谷寺林瀑阁曲会的视觉美
临瀑阁位于山坡之上,周边树木参天,奇石层叠,春花漫溢,飞虫扑盈。一缕断 开的瀑布汇成池水,像深邃的眼看着天空,为昆曲提供了天然的舞台。阁中,一 道圆门形成自然屏障,吹笛者抚琴者演唱者,灰色古建筑中轮番上场,一幅幅画 面展开又收起,让昆曲回到时光中,而这画面来自宋代,来自想要离开车马,回 到古典的缓慢的内心。
没有凳子,观者散坐林中。坐在临瀑阁对面覆盖青苔的方石上,视线里的“舞台” 也是方正的。临瀑阁灰砖斑驳,对联古朴,阁顶孔雀绿琉璃瓦缺了几块,瓦楞中 去年的冬叶覆盖,也不知过多久,往事才能化蝶。台阶之下,石拱桥之下,枯叶 层层叠叠;水流之上,树叶之间,春花点点。阁中,四株桃花开得正好,这是灵 谷寺人工种植的盆景,为灰色舞台增添了明媚和妖嫌。台上的表演者一个着湖蓝 长袍,一个着孔雀蓝白色拼色裙衫,在色彩上形成对比,人面桃花,掩映春色之 中。
这是昆曲这门综合艺术带来的视觉美。来临瀑阁听曲会的艺术家:吴湘云、姚媛、 吴思骏、刘晓丽……都用画笔描绘过昆曲,我也想画,不知能不能画得出来。
(3月27日下午,由罗拉拉策划组织的“灵谷寺林瀑阁曲会”及其延续十数年 的曲会传统,是她热爱昆曲、结缘昆曲、教授昆曲的成果之一 昆曲并不神 秘,有了更多的人喜爱,有了多种艺术门类触类旁通,昆曲源远流长) ——诗人刘畅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9年前一个暮春的雨夜,在熙南里民国建筑群的回廊下,隔着一圈的流水,伴随 着稀稀落落的雨声,与朋友一起听昆曲《牡丹亭》。当时,心跟随剧情跌宕起伏, 悲伤欢喜,自己完全融入剧情,此情此景,终生难忘。自此,昆曲便成为我内心 深处的一抹如烟似梦的情结。
此后,在剧院和南博小剧场也看过许许多多的昆曲折子戏,要么灯

南林昆曲社活动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462 KB
  • 时间202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