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呼兰河传 萧红.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呼兰河传呼兰河传萧红萧红 1 、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 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 2 、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学习目标感动中国的作家萧红画忆萧红萧红故居作者介绍萧红(1911 ~1942) 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 1911 年6月2 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 1932 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 1933 年自费出版。 1934 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同年从青岛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 30 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1935 年12 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 1936 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这时期结集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 、《桥》(1936) ,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 等。 1937 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到过武汉、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 ,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1940) 和《萧红散文》(1940) 1940 。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 出版。 1941 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 1942 年病逝于香港。作品《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 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作品简介快速浏览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作者向我们介绍的是什么? ?主要人物是谁?各自的年龄有多大? ?地点在哪儿? ?能大概看出是在什么季节吗?从文章的哪里得知? ?“我”对自己童年生活感受如何? ?你对作者描写的童年生活感受如何? ?能否尽可能多地回忆一下文中提到了哪些自然事物? ?不长的文章中出现了这么多的事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童年生活童年生活环境:大花园动物:蜂子、蝴蝶、蚂蚱……颜色:白、黄、金、绿……植物:榆树、谷子、黄瓜……人物:祖父和我人物:祖父和我摘黄瓜、追蜻蜓摘黄瓜、追蜻蜓采花心、绑蚂蚱腿采花心、绑蚂蚱腿种小白菜种小白菜铲地(认错谷子) 铲地(认错谷子) 浇菜浇菜结合具体细节和情节说说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我”的童年生活有什么影响? 祖父是一个豁达、通达、慈祥的老人,懂得尊重孩子的天性。他使“我”的童年自由自在, 充满快乐。品味语言品味语言花开了, 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 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 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 就做什么;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 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 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 就是一个黄瓜都不结,一朵花都不开,也没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人管。蝴蝶随意地飞, 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呼兰河传 萧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qingyong12
  • 文件大小485 KB
  • 时间2017-05-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