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艺术、收藏与文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艺术、收藏与文化
卫 欣 [摘要] 本文着重论述了市场与艺术、文化之间的关系,现代艺术在内容上、形式上都发轫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体现了文艺复兴以来业已形成的自由与民主的精神。但是随着市场化的深入,现代艺术的先锋性开始钝化,必然结果,他们完全以市场作为购买的导向,对绘画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突出,从画幅大小、画面内容到画面人物、背景构图等。此后,艺术市场化的弊端开始逐渐的暴露出来。18世纪法国文学家、哲学家狄德罗指出,“艺术家能否出名完全由这帮人(收藏家)恣意决定;……他们几乎不花多少钱便弄到一批批的名画;不必破费便能罗致名家或者以名家自命的人;他们横亘于有钱人和贫穷的艺术家之间;他们向有才能的人索取保护费,接纳他们或者把他们拒之门外,并乘他们有求于己之机任意支配他们的时间,” 同时,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反对宗教神学的历史任务也已完成,市场的先锋性开始衰退,艺术家逐步被买卖关系与“现世幸福”压弯了腰,勃特勒(Samuel Butler)在其作品中这样描述,“艺术家是一个图画商人,对他来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使他的商品适合市场,知道哪种画大约将买多少价钱,这对他来说跟能否画出这种图画来是同样的重要。” 因此,艺术商品作为自由民主思想的代表,退缩为惟利是图的价值规律,其本身也违背市场化的初衷。
根据对艺术品购买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兴趣性、投资性、研究性。艺术品交易企业是投资性购买的主体,追求艺术品增值和最大回报率是其购买的核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市场,但是其商业投机的性质,容易导致市场的混乱,一些媚俗欺世之作在一定的时期和范围赢得较高的市场认同,为企业获得了较高的资金回报,但其低俗的审美趣味,必定阻碍了高雅艺术的传播。如重色彩与装饰趣味的“云南画派”,由于大量的重复制作,且良莠不齐,导致其价格急剧滑坡,不但导致了艺术市场的混乱,而且对公众的心理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由于目前我国艺术市场不健全,艺术品交易企业过度投资,容易产生“行货”、“行画”、假画的大量出现,甚至有些企业以艺术大赛、展览为名,骗钱骗画。
重整艺术商品的消费市场,加强对企业性收藏与投资的管理,是消除艺术市场化负面影响、保持市场活力的有效手段。首先,通过法律与法规,实现其合法经营,长效监督是对企业性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进行管理的必要保障。其次,发挥国家收藏对市场的影响力。国家收藏的主体是国家,它以研究为主,重视艺术品的史料价值,即史料的文物价值与文化价值。国家对艺术品的鉴定与收藏,是形成艺术品市场价格的重要依据。同时,国家性的艺术品收藏也是重要的舆论导向,褒扬某些艺术作品,不但表现为某一类艺术品价格的上升,而且影响公众的审美倾向与文化认同。舆论具有导诱性,不同与法律与行政手段,可以为个人收藏与企业收藏形成一种良好的范式,从社会思潮与文化倾向的角度,影响艺术市场。对于以艺术生产为主的创作者而言,国家性的艺术品收藏,还可以起到改善生活与发展文化的作用。最后,加强个人收藏的兴趣与品位是市场化的必由之路。个人多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本着美化生活,陶冶性情的初衷,兼有保值、增值与学术研究的目的,其人数众多,个体资金较少,整体水平较低,但其中也不乏收藏大家。艺术品具有明显的文化价值与时代特征,个人收藏有利于强化购买的群众性基础。对于个人而言,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是关键,即既有完整的知识体系,

艺术、收藏与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宝钗文档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