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沙窝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音乐《沙窝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具有宁夏特色的儿童创作歌曲《沙窝雨》
课型歌曲课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用自然流畅的音色,富有感情的演唱歌生更好的理解、把握歌曲心情。
4、填词演唱歌曲第一部分。
(四)学唱歌曲的其次部分。
1、老师弹奏,学生跟琴声视演唱歌曲其次部分旋律。与第一部分旋律进行比较。(用绘画的形式给学生创设出歌曲的意境和氛围)
2、完整演唱歌曲其次部分。(用“啦”代替歌词,轻声视唱歌曲旋律)
3、其次部分的演唱中,除了孩子们雨中游戏的歌声,还可以加入声效,使歌曲的表达更加好听,请同学们尝试为第一乐段添加声效,例如:(给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
×××××00︱×××××00︱
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
×00×00︱×00×00︱
滴嗒滴嗒
4、提示演唱其次乐段:歌曲中“大家快来把水耍,大家快来把水耍,快快来呀,快快来呀,快来把水耍”如同孩子们欢快的呼喊,
(提示:你在呼喊小伙伴们来玩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
a、运用由弱到强的
改变,感受由远而近,由近到远的的力度改变,感受歌曲。
(1)20302022︱61232-︱
快快来呀快快来呀
(提示:这2小节要唱精确)
(2)6656300︱6656300︱6515︱
快快来呀,快快来呀快来把水
6---︱6---︱
耍。
(提示:此乐句的演唱感受由弱到强的特点,把心情推向高潮做好打算)
b、歌曲中出现了5个“快快来呀”
提示:留意咬字吐字要轻快跳动
5、加入编创的音效,分声部完整演唱歌曲的其次部分。
(提示:演唱的音色要轻快、跳动,富有表现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声效的创编,简洁融入和声效果,使歌曲的演唱更加丰富、更加生动,同时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五)、尾声:老师用宁夏特有的打击乐——羊响板进行伴奏。
1、介绍宁夏特有小打击乐羊响板。(羊响板,又名羊先板,就是羊的肩胛骨,相传很久以前,回族青年在吃完羊肉后,合着羊先板打出节奏,或运动健身,或歌舞消遣,后来又为羊先板系上铜铃,使拍击出来的声音更加悦耳好听,因此命名“羊响板”。)
2、集体用方言朗读,羊响板伴奏。
3、尾声加入孩子的意犹未尽的欢乐声。
(提示:尾声的音色要自然、亲切,富有儿童的童真、童趣,心情要热情而欢快,把孩子的激烈喜悦之情推向高潮)
(六)艺术实践
完整的分声部演唱歌曲。还可以采纳多种演唱形式,可加入领唱等形式表达歌曲。
三、课堂小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们生长在祖国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
音乐《沙窝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