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任务描述 实训意义掌握设备故障诊断的意义、目的、任务及其发展概况,熟悉设备故障诊断的概念、意义和目的,熟悉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任务,了解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设备诊断技术、修复技术和润滑技术已列为我国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三项基础技术。设备故障诊断是指在设备运行中或在基本不拆卸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判定产生故障的部位和原因, 并预测、预报设备未来的状态,从而找出对策的一门技术。设备故障诊断既要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又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设备故障诊断的任务是监视设备的状态,判断其是否正常;预测和诊断设备的故障并消除故障;指导设备的管理和维修。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感性阶段→量化阶段→诊断阶段(故障诊断技术真正作为一门学科) →人工智能和网络化阶段(发展方向)。通过本次实训的学习与训练,使我们在前期课程学习中已掌握了机电设备常用机构的测绘与设计、常规电气及气动控制系统原理图的设计及元器件的选用与安装调试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我们完成一个典型机电产品项目完整工作过程的综合职业能力:机电产品控制系统硬件的设计能力;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能力;元器件的选型计算能力;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能力;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项目完成后技术报告的撰写能力。通过本次实训可以让我们了解设备故障诊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明确设备故障诊断的重要目标——状态维修。要求掌握设备与设备故障的基本概念,全面、深入了解设备故障的概念、原因、机理、类型、模式、特性、分析及管理;了解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分类;熟知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与状态维修,认识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与状态维修的“因果”关系。 1、从系统论的观点,设备是由有限个“元素”,通过元素之间的“联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聚合而构成的。 2、设备的故障,是指系统的构造处于不正常状态,并可导致设备相应的功能失调,致使设备相应行为(输出)超过允许范围,这种不正常状态称为故障状态。 3、理解故障原因、故障机理、故障模式、故障分析等概念。设备故障具有层次性、传播性、放射性、相关性、延时性、不确定性等基本特性。 4、对故障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弄清不同的故障性质,从而采取相应的诊断方法 5、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故障的智能诊断方法和故障诊断的数学方法。 6、设备故障诊断的分类根据诊断对象、诊断参数、诊断的目的和要求、诊断方法的完善程度等不同可以有各种分类方法。 7、我国的维修体制也在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已从早期的事后维修和实施多年的定期预防维修开始进入现代的预知性的视情(状态)维修。 8、实施设备状态维修的指导思想。 实训任务熟悉检测单元结构组成,了解其机械结构,制定程序编写计划,根据控制任务的要求在考虑安全、效率、工作可靠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 在PC机上进行加工单元 PLC 控制程序的编写,下载,完成调试,并对程序进行综合评价。熟悉并掌握各种传感器的选型与应用,讨论并研究如何实现对工件高度的检测,从而确定工件的类型,确定其是否合格。知识方面:掌握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技能方面:根据控制要求制定控制方案,编制工艺流程;根据控制要求, 正确编写并控制程序;编制程序设计报告。 任务实施 实施内容 1、MPS 中检测单元的生产工艺过程简介; 2、机械结构方案设计及机械结构各部件选型; 3、气动方案设计及气动件选型; 4、电气方案设计及电气件选型; 6、编写控制程序并加上必要的注释; 7、设计说明要求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文字流畅,理论联系实际,符合科技写作规范。 实施进度第一天: 讨论设计题目第二天: 了解工艺过程,查找相关资料,初步分配任务第三~四天: 各人初步完成自身任务,交予检验,修改并完善第五~六天: 将各人成果编写电子文件,交予组长整合完善第七天: 系统调试,老师初步验收实训报告电子稿第八~十天: 各人撰写实训说明书,完善学生实训手册,进行答辩,上交各人作业文件第二章调研 国内外概况国外情况简介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又叫 MPS ,该系统是从德国费斯托公司引进的一套实训装置,用以模拟实际工业生产中大量复杂控制工程,包括供料单元,检测单元,加工单元,操作手单元,组装单元,成品分装单元,机械手单元,传送带单元,立体仓库单元。具有模块化、综合性和易扩充等特点。目前各大高校都引入了该系统,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对该系统深入了解,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对专业领域有更进一步的学习。世界自动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传感器技术、开放式工业过程自动化系统、现场总线技术等自动化技术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其中 90年代传感器在美国、日本的市场总销售额已超过 100 亿美元。国内情况简介随着工业信息化深
模块化生产实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