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客体关系理论.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客体关系理论*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一、前言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ORT) 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也是人际取向的心理治疗理论。 在临床上的应用:(1) 性格偏差的病理解析(2)人际困扰诊断与治疗(3)亲密关系危机咨询二、客体关系理论基本论点 :人类行为的原动力在于「寻求关系的建立」。 (尤其与照顾者之间的互动经验)是个人的自我概念、对他人的心理意向、情绪发展与亲密关系发展的基础。 ,且会在日后的亲密关系中重现。 ,其生命经验并不是空白的。亦即:凡经验过必留下记忆。一、前言: 客体关系理论学者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客体的寻求( object seeking )」,亦即:人类关系的发展, 而非如 Freud 所强调的「快乐的寻求」*强调个体和他人形成关系的方式比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内在衝突更值得注意。*婴儿对母亲和他人的依附形成了自我的发展,并使得个人由强烈的母亲依附朝向一种独立自主的状态。*早期与重要他人所形成的依附关系,奠立了个人未来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的基础。*自体指的是属于一个人自己的,包括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表象。自体所指的总是一个人的内在影像。*客体--- 个体以外,能满足个体需求的重要他人或事物。客体,是指一个被投注情感能量的人物、地方、东西、想法、幻想或记忆,投注的情感能量可以是爱、恨或是爱恨複杂的交织。例如:国家。*外在客体是指一个被投注情感能量的人物、地方或东西?*客体表征( object representation) --- 个体对重要客体(母亲)的内化映像。*内在客体则是指属于这些人物、地方、东西的想法、幻想或记忆。*内化( internalization)--- 个体将外在的客体加以内摄而成内在的认知表征或映像( internal image) 。儿童早期的照顾者父母形象知觉自我形象知觉投射投射外在世界的他人(老師同事……….) 内摄内摄投射认同他人形象知觉个人的内在心理结构:生命脚本生命脚本的体验?*投射:当一个人把自体不想要的那一部份归因到另一个人身上。(把问题外在化, 而不是承认自己的问题)?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把想要的特质投射到别一个人身上。?*内摄的客体可以成为客体影像。先前内摄的客体影像中,有价值的性质会被归属于自体影像。?*投射认同:自体的一部份先投射到客体?,再企图控制客体上被投射的部份, 透露出其察觉到倍投射的部份其实是他的。? ex : . 觉得想要忽略其他人。他把这部份的性质归于他的丈夫与治疗者,这是种投射。然后她重新认同她自己投射的部份并且说她真的觉得想要忽略他人, 只因为别人都忽略她。这种过程是投射认同。

客体关系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3986758
  • 文件大小518 KB
  • 时间2017-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