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6章10
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
基本思想
商业银行按照即定的目标增长,主要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方的项目,通过在货币市场上的主动性负债,或者“购买”资金来实行银行三性原则的最佳组合。
负债管理的,两者的偿还期应保持一定程度的对称关系。
★ 商业银行经常用平均到期日来安排资产负债结构。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
如:① 资产的平均到期日 = 负债的平均到期日
→两者的流动性基本相符;
② 资产的平均到期日 > 负债的平均到期日
→资金运用过度,负债不足;
③ 资产的平均到期日 <负债的平均到期日
→资金运用不足,负债过多;
目标替代
—— 通过“三性”的相互替代,来达到最大效用。
基本内容
1、制定资产负债管理政策
—— 宗旨,目标,可用方法,组织程序,人员配备,绩效考核,奖惩方法等。
2、 制定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指标体系
—— 安全性指标:资本充足率,贷款集中比率等;
—— 流动性指标:短期比率,流动性比率等
—— 盈利性指标:各种收益率指标等
3、 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缺口管理等。
4、资产负债组织体系的建立
—— 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负责资产负债管理的决策与协调。中行组织结构图
5、资产负债管理的监控和评价
—— 财务报表分析,市场动态分析等。
中国银行总行机构设置情况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1、资金汇集方法
2、资产(资金)分配方法
3、线形规划方法(管理科学方法)
4、缺口管理
—— 利率敏感性缺口(融资缺口)管理
—— 持续期(存续期)缺口管理
(一)资金汇集方法(资金总库法)
负债 资产
活期存款 一级准备
储蓄存款 资金池 二级准备
定期存款 贷款
其他借入款 证券投资
资本 固定资产
★ 为银行资金的分配提供了有用的规则。
★ 没有区分不同来源的资金具有的不同流动性要求。
(二) 资产(资金)分配方法
一级准备(最多)
活期存款 二级准备 (少量)
贷款(极少)
储蓄存款 一级准备(少量)
二级准备(少量)
定期存款 贷款(最多)
证券投资(次多量)
资产(资金)分配方法
长期贷款(少量)
资本金 长期证券投资 (少量)
固定资产(最多)
★ 区别对待不同的资金来源,有利于银行保
证流动性,并增加盈利;
★ 以存款的周转速度作为划分标准,而不是
根据存款的实际变动情况。
(三)线形规划方法(管理科学方法)
★ 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被银
行用来解决在一些变量受到约束时,线形函数
值如何取得最优的问题。
★ 基本步骤
① 建立模型的目标函数;
② 选择模型中的变量;
③ 确定约束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第6章1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