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设备用房渗水专项措施 1编制目的为了治理设备房外墙局部渗水现象,防止对墙体造成大面积污染,影响房间使用功能。 2主要使用材料及设备本措施主要使用材料为单液型水溶性聚氨酯注浆液。主要设备为电钻 1台,用于墙体剔凿、开洞;专用注浆机、针头等配套设施, 主要用于墙体加压注浆。 3封堵原理注浆液水后立即反应,体积迅速膨胀,生成一种不溶于水,有较高强度和弹性的胶体,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材料包水量大、渗透半径大。浆液生成固化物质的同时释放气体,浆液借助气体的压力可进一步压进疏松的空隙中,使多孔性结构或地层裂缝能完全被浆液充填密实。 4施工工艺及流程(1)施工工艺:墙体检查→确定渗点及修补面积→墙体剔凿、钻孔→清孔→埋设止水针头、注浆→拆嘴清理→效果检查(2)施工流程 1)仔细检查墙体,确定渗水部位,并作出标记。一般渗水点主要有螺栓眼、通长裂缝、混凝土麻面处等,如图 4-1 、4-2 所示。确定渗水点后,将其 10c m 见方范围定为修补面积。 2 )墙体剔凿、钻孔。按混凝土结构厚度,距离裂缝 50-150mm 范围,沿裂缝方向两侧交叉按层次错位钻孔。孔间距控制在(裂缝同侧) 20-50cm (视具体情况而定)。孔径采用 14mm 的钻头,孔与裂缝成 45°-70 °交叉,并交叉在板厚 1/2 左右,如图 4-3 所示。 3)清孔。用清洗机冲水清理灌浆孔。 4)埋设止水针头、注浆。用夹具将针头埋入灌浆嘴,用快干水泥埋嘴封缝。根据缝的具体情况确定灌浆压力、灌浆量(专业队伍施工)。灌浆液应从每一枚针头开始(结构立面由下往上灌注) ,当浆液从微孔处冒出时,应立即停止,移入第二枚继续灌注,依次向前进行。在灌注过程中,如果浆液已灌满相邻的针头 2 位置,可以跳开不注。如注浆后发现裂缝两端仍有继续延伸、或有裂缝与其相交叉,应在该位置补孔,重新注浆。这样整条裂缝的第一次注浆才算结束。为使裂缝内注满浆液,应进行第二次注浆。第二次灌注应与第一次间隔一段时间约 30 分钟,必须在浆液凝固前完成。如第二次灌注后,浆液仍不能愈合, 应在该位置重新钻孔注浆。 5) 浆液固化后去除灌浆管, 剔除止水针头,待浆液凝固后,表面应及时清理,用防水砂浆抹平压光。 6 )在所有注浆工作完成 2-3 天后,待注浆液固结后,检查注浆效果。如发现未达到治理预计效果,进行二次处理。图 4-1 墙体裂缝渗水图 4-2 对拉螺栓眼渗水图 4-3 钻孔示意图 5注意事项渗水点及修补面积确定渗水点及修补面积确定 3 1 )灌浆咀埋设时应用工具紧固并保证针头的橡胶部分及孔壁在未使
设备房渗水治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