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温庭筠《利州南渡》“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全诗翻赏析.pdf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温庭筠《利州南渡》“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
鹭飞”全诗翻赏析
温庭筠《利州南渡》古诗翻译配图赏析
利州南渡
温庭筠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温庭筠《利州南渡》“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
鹭飞”全诗翻赏析
温庭筠《利州南渡》古诗翻译配图赏析
利州南渡
温庭筠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诗文解释】
荡漾的江水与夕阳的余辉相互映照,弯曲的岛屿与苍苍茫茫的青
翠山色相接,水面上传来马的嘶鸣,看着船渐渐远去,柳荫下有人休
息,等着渡船回来。树丛草中的群鸟飞散了,万顷水田上只有一只白
鹭在飞翔。谁理解我乘船寻找范蠡呢?陶醉在五湖烟水中,忘了世俗
心机。
【词语解释】
澹然:水波流动的样子。
翠微:指青翠的山气。
五湖:指太湖。
⑴利州:在今四川广元,南临嘉陵江。南渡:指渡嘉陵江。⑵澹(dàn)然:水波闪动的样子。对:一作“带”。
⑶翠微:指青翠的山气。
⑷“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波上:一作
“坡上”。棹:船桨,代指船。
⑸“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
⑹范蠡:春秋时楚人,助越王灭吴后乘舟离去。
⑺五湖烟水:据《吴越春秋》称,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江五
湖,没人知道他最终到哪里去了。忘机:忘却俗念。[1-2]
作品译文
江水粼粼斜映着夕阳的余晖,弯弯岛岸苍茫接连山坡绿翠。
眼看人马已乘摆渡扬波而去,渡口柳下人群等待船儿回归。
船过沙洲草丛群鸥四处惊散,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
谁理解我驾舟寻范蠡的心意,五湖烟波唯他能忘世俗心机。
【赏析】
诗人描写了渡口边的景色,抒发了自己内心痛苦不平的感慨。这
首诗纯朴自然,清新优美,有声有色,充满诗情画意。利州,唐代属山南西道,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嘉陵江流经该县西北面。这首诗是
温庭筠行旅此地渡江时所作。
诗人来到了嘉陵江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阔清澄的江面,波
光粼粼而动,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
翠的山岚在斜晖的笼罩下,一片苍茫。这一联写江景,交待了行程的
地点和时间:日暮时江边渡口。因为诗写的就是渡江情景,所以首联
从此着笔,起得非常自然。颔联紧承上联,写人马急欲渡江的情形:
渡船正浮江而去,人渡马也渡,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好像声音
出于波浪之上;未渡的人(包括诗人自己)歇息在岸边的柳荫下,等
待着渡船从彼岸返回。这两联所写景物都是诗人待渡时岸边所见,由
远而近,由江中而岸上,由静而动,井然有序。
接下来,颈联写渡江,船过沙滩,惊散了草丛中成群的鸥鸟;回
望岸上,江田万顷,一只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这一联巧用数量词,
不但属对工稳,而且深化了诗境。群鸥栖息沙草之间,可见天时向晚,
飞鸟归

温庭筠《利州南渡》“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全诗翻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