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人文关怀
杨兆强
摘 要: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的瞭望者,承担着构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任。因此,新闻采访不能只停留在记录、见证的层面,而更应该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从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试想一下,如果
论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人文关怀
杨兆强
摘 要: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的瞭望者,承担着构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任。因此,新闻采访不能只停留在记录、见证的层面,而更应该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从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新闻只顾报道事实或一味追求刺激性,而忽略了被采访者和受众的感受,必将导致人文关怀的缺失。
Key:新闻记者;采访;人文关怀
在新闻的采访报道中,部分记者只顾自己了解新闻事实,拍摄视觉冲击力大的镜头,而不顾采访对象当时的境况,也不考虑画面的社会效果,有时还经常会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对待采访对象。这是电视记者既不尊重采访对象,又不尊重观众的行为,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缺失现象。人是新闻报道的主体,离开了人,新闻报道活动就失去了支撑的基础。而人文精神的缺失,更会使电视新闻报道变得冷漠,变得没有人情味,最终就会失去观众。
一、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人文关怀,它的核心在于相信人性和人的价值,对人的理性思考、精神生活充分重视。大众传媒中人文关怀的定义即是反映人的现实生活状况,把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引导我们每一个人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始终把人放在首位,传递人文精神,坚守新闻伦理道德。在实际操作中,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则更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是新闻采访中的人文关怀精神要回归到媒体“受众本位”。即主要表现为注重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将个体的生存状态以及社会权益视为关注核心,对人性的关怀当作最终落脚点,体现出“从人出发并回归到人”的价值观。二是在新闻采访中传递人文关怀利于塑造媒体自身品格。因为媒体的人文精神决定了媒体品格塑造方向,所以媒体需坚持把对人的关注置于首要位置,从而使受众认可所接触媒体,尽可能实现媒体自身价值与意义。三是极具人文关怀精神的新闻媒体能弥合社会裂痕,当前转型期价值观失衡的问题得到有效矫正。毫无疑问,新闻媒体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对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满足各类人的信息需求,向受众传递正能量,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新闻采访过程中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
人文关怀,作为媒体融合发展形势下新闻报道中增添“含金量”的新趋势,实践证明,让新闻报道充分发挥人文关怀,既是媒体提升责任感的迫切需要,也是树立新闻工作者良知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国内的新闻采访更多着眼于新闻与宣传的结合,过多强调政治需要和说教成分,而且承担着宣传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任务。当前,已是市场化时代,增强新闻报道的受众意识,注重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强化新闻采访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使人文關
怀在新闻报道中得到更好发挥,已是大势所趋。那么,如何在新闻采访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呢?
,就是要贴近平凡人的生活,展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心态,肩负起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传播的责任。一切新闻都需要关心人,表现人,要做“人”的新闻。媒体报道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效应,理应成为衡量新闻记者素质的一把重要标尺。在报道里发挥人文关怀意识,
论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人文关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