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这个冬天还有多久.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这个冬天还有多久毫无疑问,中国化妆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大约从第二季度开始, 全国的专营店渠道开始集体发出“营业下滑”、“增长乏力”、“生意不好做”等声音。“开店十年,我从没遇到过如此厉害的下降,也很难从以往的经验来解释销售突然的下滑原因。”本土最大的化妆品连锁娇兰佳人董事长蔡汝青感慨, 这不仅仅是冬天, 而且是个寒冬。蔡汝青透露,今年娇兰佳人 6 月份零售额同比下降了 6 个点。门店过千家, 遍布全国的娇兰佳人显然不是个例。屈臣氏母公司披露的上半年财报显示,屈臣氏在中国地区可比门店销售增长仅为 % 。此外, 一向强势的区域大连锁也遭遇了相似的情况。比如河南洛阳色彩连锁 6 月份下滑明显,河南驻马店我的时尚女友连锁 6 月份下滑接近 20% ,福建浓妆淡抹连锁 2015 上半年增长仅仅 1%。全国连锁和区域连锁的状况尚且如此, 中小连锁和单店遭遇的则是更严重的打击, 这股寒流在华东地区表现更为明显。据与中小连锁合作的相关数据公司透露,华东地区中小店 2015 年6 月和 7 月同比去年营业额下滑达到 % 。当然,在这次寒冬面前, CS 渠道并不孤单。“百货和超市渠道更惨。”大 KA 和大百货的关店潮已经成为常态。据相关统计, 2015 年主要零售企业(含百货和超市)在国内共关闭 121 家。口红效应不再有效 2 “行业这次真的病了。”《化妆品观察》主笔吴志刚发出了与蔡汝青相似的感慨。“从业十余年来,从没遇到过这种全渠道、大规模的乏力和下滑。以前有人喊生意不好做,但无论品牌还是渠道都在增长。”这几年因为爆发式增长成为行业关注焦点的韩束公司总裁吕义雄也表示:“在化妆品行业 13 年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化妆品消费的寒流。”“电商和微商对我们的冲击特别明显。”一位西南地区的店主如此分析自己店铺今年连关 3 家的原因。同很多店主一样, 他习惯于把经营不好归罪于“敌对渠道”――电商和微商。然而,似乎并不简单把矛头指向今年也十分疲软的电商和遭遇“断崖”式下滑的微商。韩束公司总裁吕义雄表示“网销数据也越来越差, 一年几乎没有实质增长”。那么,化妆品零售,特别是实体店的零售到底怎么了? 大环境不好当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数据显示, 2015 年7 月份, 化妆品实现零售额 147 亿元, 增速降为 % ,陷入近 6 年来的最低谷。经济学家樊纲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持续低迷状态, 而经济的低迷影响了各种产业, 特别是消费品产业的乏力。”同时, 商务部相关代表也发言说:“当前传统零售业正处在加快变革、转型的时期, 传统零售业的乏力符合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需求变化的直接体现。”宏观经济学家和国家相关部门的表态意味着化妆品行业并非个例。然而, 在经济萧条时化妆品热卖的“口红效应”好像失效了?在过去十多年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发展中, 中国经济的几次波动并没有影响到化妆行业的 3 发展,而为什么这次却不一样? 吴志刚的分析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这次寒冬可以说是现有渠道红利的消失。以往, 因为有渠道红利的存在, 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 行业依然可以快速发展。 CS 渠道过去十年一直处在高速发展期, 而如今 CS 渠道红利开始消失,渠道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电商和微商渠道的红利期更短。”“从今年开始, 中国的化妆品

这个冬天还有多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1
  • 文件大小104 KB
  • 时间2017-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