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确立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力保障。民族地区如何通过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是学校全面推动素养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2
确立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力保障。民族地区如何通过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是学校全面推动素养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以理论建设为先导,确立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园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德育人,让青少年同学全面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首先要抓的大事,任何时候都应把育人放在首位。因此针对学校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学校工作应确立“一手抓智育,一手抓德育”两手都要硬的教育方向;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指导作用,要求宽阔老师,尤其是思想政治课老师,实现让“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目标,切实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对青少年同学健康成长的导向作用和保证作用。
二以队伍建设为基础,建立完整的组织体系。
学校应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立由学校领导班子班主任思想政治课老师团队干部为骨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重视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寒暑假老师集中学习,每周例会,党团员学习等活动对老师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使每一位老师熟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和时代赐予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组织教职工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法规,不断加强师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使全校上上下下形成了一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宠爱同学依法治教的行业风气,造就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力气强乐于献身牧区教育事业的德育骨干队伍,为不断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供应了强有力的组织和队伍保障。
2
三以制度建设为保证。
学校应依据《未成年人爱惜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学校德育工作规程》《中学校生守则》和《中学校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牧区教育的实际,制定有关教职工聘任制老师评优班主任工作考核值周细则升降安综合治理等一系列德育管理制度。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健全科学规范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促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四以环境阵地建设为依托,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一是致力建设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通过不断加强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实行分管领导负责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而使学校的分散力不断得到增加,领导班子的决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让学校保持着稳定进展的势头,使全校上下人心思安,人人思进。
二是致力建设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通过大力开展同学喜闻乐见丰富多彩乐观向上的校内文化活动,营造出了健康高雅的校内文化环境。
三是致力建设漂亮洁净的校内环境。通过创建别具特色的校内园文化设施,营造漂亮洁净的校内环境,对全校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4
四是致力建设宣扬舆论阵地。建成校内广播站,形成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国旗下演讲图片展览等宣扬教育阵地网络,进展黑板报墙报宣扬栏自办小报等传统宣扬舆论阵地。
确立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