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docx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开展的对策建议
徐州市外经贸局开发区处
开发区是开放型经济开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开发区产业竞争力是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表现。开发区的产业开展反映着地区经济社会开展的总体水平,决定着地区经济开展的后劲,也引领着地区业数量少,规模小。仅徐州经济开发区的专用设备制造企业共21家,业务总收入达333亿元,初步形成产业集聚规模;邳州经济开发区的胶合板制造产业具有19家企业,但业务收入总量不高,。其余开发区的产业中类里,企业数量都仅为个位数,只有1家企业的现象普遍存在。整体经济总量和企业规模都较小,在从业人员和社会奉献率等方面对于园区整体经济带动辐射作用不强。
二是产业同构化严重,集群程度不高。各开发区之间,产业交叉现象比拟普遍。徐州经济开发区和丰县经济开发区在“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产业重复,徐州工业园区和新沂经济开发区在“根底化学原料制造〞产业重复,沛县经济开发区和邳州经济开发区在“常用有色金属冶炼〞产业重复,同时与丰县经济开发区在“电工器材制造〞重合〔见附表〕。另外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徐州经济开发区和铜山经济开发区在“工程机械〞方面,新沂经济开发区与睢宁经济开发区在“纺织服装〞类存在相互雷同的情况。开发区内主要产业相互重复,彼此竞争,使得在开发区内无法形成产业集群集聚,到达规模经济效应。布局零散、相互孤立,也阻碍了企业之间进一步的协同配套,生产本钱降低,不利于开发区内主导产业的做大做强。
三是产业层次偏低,开展后劲缺乏。产业结构单一,以邳州人造板制造产业为例,共有企业19家,吸纳就业人数2999人,,。产品主要以低端板材为主,虽企业数居于主要产业第2位,但业务收入量却位于12位。主要产业根本为资源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现代效劳业、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类产业处于空白。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园区产业缺乏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低,销售收入低,开展后劲乏力。
四是投资强度偏低,用地浪费现象严重。在实地调研中,通过参观园区,还发现企业分布零散,未形成规模用地。除徐州经济开发区,其余区内中小企业居多,大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偏少,每亩地投资额不高,产出效益低,却占用相当多土地,存在着隐形用地浪费现象。
三、加快开发区产业开展的对策建议
经过多年的开展,省级开发区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经济开展中的主阵地作用日益突显。当前,面对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各开发区应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加快载体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逐步将“自然资源+资本〞的传统制造业,向以“知识、信息+资本〞的新兴产业推进。要积极发挥能动作用,协调、调动各种资源,创造产业集聚的环境与政策条件,推进开发区产业开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一〕明确开发区产业定位,制定相应产业扶持政策。加快开发区产业开展要以“错位开展,特色鲜明〞为指导,加快产业集聚,拉深、拓宽产业链。在产业开展过程中,政府统筹规划,协调开展,形成开发区主导与政府指导推动相结合的模式。根据 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两个中心〞、“三大基地〞和“四大产业〞的战略目标,结合各开发区自身区位、资源等优势,制定详细产业开展规划,报政府统一审核。一是要突出政策扶持。对相关优势产业、朝阳产业给予一定优惠政策,进展
财政、税收、土地等政策倾斜,鼓励扶持。政府引导,整合资源,注重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调整开发区产业结构。二是要做好人才支持。对于开展高新产业而引进的高等人才相关待遇,做到“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给予开发区开展以人才技术保证。三是要突出自身特色。每个开发区之间尽量选择不同的产业定位,防止互相竞争,增加开展本钱;同时也有利于开发区对外招商和产业集聚。要选择有开展后劲的产业,以大企业、大工程为链核,加快重要产业链的形成,与周边优势企业一道加快产业集聚的步伐,以形成具有规模优势与技术优势的几个产业集群。
〔二〕统筹规划协调开展,突显规划的先导作用。“开展未动,规划先行〞。一是高度重视开发区的规划工作。开发区又好又快的开展,需要一个高水准的规划。现有规划远不能满足实际开展的需要,因此开发区在确立主导产业同时,要做好高质量、超前性规划,为以后开展预留充分空间。二是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制订控制性详规及产业开展等专业规划,形成开发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的比拟完整的规划体系,使有限的资源更加充分的利用,为企业集聚、产业链延伸拓宽预留足够开展空间。尤其是为特色园区详细规划土地,做好与主园区开展协调用地的关系。三是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规划成片用地,防止无序开发。对于现在占地多、产出低、耗能大的企业,要坚决
进展搬迁,“腾笼换鸟〞为其他优质企业让出开展空间。同时建议规划开发区内工业工程的生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eny00001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