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艺术总是要回归自身价值的.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艺术总是要回归自身价值的
曾立平 中国嘉德2011春季拍卖会上,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引起一片哗然。一时间,各大媒体与网络纷纷大肆报道,公开质疑该作品的真实性。著名近现代书画收藏家、资深齐白石研艺术总是要回归自身价值的
曾立平 中国嘉德2011春季拍卖会上,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引起一片哗然。一时间,各大媒体与网络纷纷大肆报道,公开质疑该作品的真实性。著名近现代书画收藏家、资深齐白石研究专家刘文杰先生认为:“中国画相似题材、相似作品创作多幅很常见。”不说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流水作业”,从照片看,那挂在墙上“流水线”的就不下10幅。就说画国画,特别是大写意,一年画个上百幅,那是小儿科,即使是大师,也很难画出上百种题材不同、画面绝不相似的作品。刘先生文章中说:“有人认为《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为‘臆造’,认为齐白石先生并未画过此幅作品,而1958年第二期《中国画》杂志上就曾刊出一幅《松鹰图》,这幅《松鹰图》是乐曼雍收藏,曾在1958年1月20日举办的齐白石遗作展中展出,因此,‘臆造派’的说法显然不攻自破。”“而认为嘉德拍卖的《松柏高立图》是以‘乐曼雍本’为底本临摹作伪的,这种说法更加可笑”,“因为齐白石是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创作量比较大,有时对买家喜欢的题材也反复创作。在用心创出一幅自己认为出色的作品模板后,往往留下‘粉本’,以备画此类画时就按此‘粉本’来完成作品”。“所以,仅凭发现了另外一幅画面相近的作品,就判断其中一幅必定是假的,是缺乏对于中国书画基本常识的了解和表现”。
其实,拍品的真假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假拍、拍假、做局、洗钱等种种拍卖市场上司空见惯的乱象,反映了一些拍卖机构和鉴定人员的道德沦丧和唯利是图。但问题的症结是,即使是真画,荒诞的天价也是背离了作品的艺术价值的。从艺术史的长河看,艺术总是要回归自身价值的。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天价的泡沫终归会破灭,一旦虚高一时的价格回落,则悔之晚矣。
收藏是一种高品位、高格调的雅趣,是要以文化素养、艺术底蕴为依托的。在艺术市场上恶炒的,掌握大量资金的竞拍者,绝不是爱好艺术的收藏家。据说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就是被湖南一家上市公司抢拍的。
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恐慌,普遍认为投资艺术品能够保值增值。因此,从2004、2005年起,中国艺术品每年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升值;尤其是2008、2009年金融危机以后,艺术品涨幅更快。而艺术品的天价成交,则标志着收藏时代的终结,炒作时代的来临。但艺术品收藏门槛很高,既要有雄厚资金,更要有艺术鉴赏力,因此以升值为目的的投资者常常是盲目的,不管作品的创作水平和笔墨功力如何,只要是“名家”就不惜血本狂热追捧,屡屡拍出天价,造成背离真实艺术价值的怪现象。
当收藏变了味,收藏热变成投资热的时候,不少新入市的买家狂热追逐市场热点,对作品真伪和艺术价值并不在乎,市场热什么就买什么,只考虑能否短期变现获利,完全不顾风险。国内一些艺术基金和艺术投资机构也狂热追逐高价书画拍品,推波助澜,天价频现。所以收藏家郭庆祥说

艺术总是要回归自身价值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紫鹃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7-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