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我认识周哈里窗.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周哈里窗模式”介绍
我们常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彼 ”暂不说,我们真的能够做到 “知己 ”么?其实,对于自己,我们并不能做到了如
指掌,有些事情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而我们的朋友却清楚了解的。在别人给我们的回馈中,
里展示出来的才干,也包含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层面,仿佛隐藏在海水下的冰山,力量巨大却又容易被忽视。对未
知我的探索和开发,才能更全面而深入地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学着尝试一些全新的领域,挖
掘潜力,会收获惊喜。勇于自我探索者,要善于开发 “未知我 ”。
在心理学大师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有一个概念——“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指人格最外层的那种掩盖真我的假象。它总是按照别人的期望行事,故同他的真正人格并不一致。
可能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约会女孩子时,她的第一反应是答应你,可是快要到时间的时候她却发一个短信告诉你她去不了;你的员工当面对你唯唯诺诺,背
后却说你坏话;有些人答应得好好的事情,却会出尔反尔。如此等等,其实都是用人格面具掩盖了真相。
其实人格结构中还有一层东西,在真正人格的外层,同样是掩盖真正的人格,但
不同于人格面具,我们把它称为“人格盾牌” ,它虽然也在人格的外层,但要比人格面具更隐蔽一些,它也许位于人格面具之后,也可能是和人格面具交织在一起。
我们是在对自己的反省过程中发现这个人格盾牌的。比如说:我们经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擅长与人交往。思考的结果很可能是——我不愿意
与人交往。进一步的思考是,到底是因为不愿与人交往导致我们不擅长与人交往呢?还是不擅长与人交往导致我们不愿与人交往?结论是:我们并非真的不愿与人交往。
原因是:第一,我们也有几个知心朋友,我们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同他们交流我们自身并没有什么心理障碍;第二,我们常常羡慕那些朋友多、而又擅长交际的人。其实仔细体察一下容易发现,我们内心深处有同别人交流的欲望和需求,我
们其实是在压抑自己同别人交流的需求。当这种压抑习惯成自然了,成为自己人
格的一部分了,就以为自己不喜欢和人交往了。
而压抑自己的这部分人格,就是人格盾牌。不同的人,他们的人格盾牌可能有不同的表现,作为一个内向性格者,他的人格盾牌是逃避型的。逃避型的人格盾牌就像一个蜗牛壳,盾牌一旦形成,为了使自己免于受到外界的伤害,一个人就会
尽量避免与外界的接触和联系。 “蜗牛壳”的形成与内向性格有一定的关系,小时
候容易害羞的人可能也容易形成这种性格。幼年时在人际交往中遭受的挫折与伤害,也与“蜗牛壳”的形成有关。
人格盾牌还有其他类型,外向型的人容易形成圆滑世故型的人格盾牌。我们可能都会在无意中伤害别人,同时我们可能也都有过热脸碰到冷屁股的经历。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这个“人格盾牌”在起作用。人并不邪恶,他们只是自私。同样,在很多情况下,人并不是有意要伤害他人,他们只是在保护自己。
总的来说,人格盾牌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在社会化程度较深的时候形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同时还要把自身不够美好的一面隐藏起来,保护自己免受外界的伤害。前者形成了人格面具,后者形成了人

自我认识周哈里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春天的故事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2-07-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