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分析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分析研究。方法选取自 2012 年 11 月~ 2013 年 11 月间, 在我科进行治疗的缺铁性贫血患者 166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为 83例, 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为 83例, 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心理护理缺铁性贫血患者因缺血缺氧引起活动无耐力, 自觉工作能力下降, 易出现激动、烦躁和郁闷的心理。在治疗期间我们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要点和护理重点, 取得患者的信任, 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 饮食护理缺铁性贫血患者宜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铁丰富的食物,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每日以 80 克左右为宜【4】; 维生素 C 有利于铁的吸收,B 族维生素可以防治贫血, 含铁食物食物中的铁有两种来源, 即肉类中的血红 2 蛋白铁和蔬菜中的离子铁,荤素搭配可提高铁的吸收率;忌饮浓茶和咖啡。 药物护理患者在服用铁剂时, 为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应在饭后服药; 服用铁剂的患者禁忌饮用浓茶; 避免与牛奶同服, 影响铁的吸收; 静脉注射铁剂时应避免药液外渗,肌肉注射时应采取深部注射,利于吸收。 健康教育定期定时开展缺铁性贫血的健康讲座; 对于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 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品; 对于青少年和成人要提倡科学健康饮食, 强化平衡饮食的重要性; 告知患者用药一周左右网织红细胞上升,两周血红蛋白升高, 1至2 个月恢复正常,为补足体内贮存铁,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服铁剂 3-6 个月【5】。 观察项目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疗效评定标准采用非常满意( 80-100 分)、满意( 60-79 分) 和不满意( <6 0 分)。 统计学方法应用 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 P< 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 ,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例数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 3 组 83 66( ) 15( )2( ) 81( ) 对照组 83 45( ) 20( ) 18( ) 65( ) X? P值 P<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 % , 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 7
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分析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