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整改计划书.doc工厂整改计划书总结上一班次的工作、部署当前班次的工作;形式上固然需要班组长或车间主任主持,但班前会应该是班组或车间民主管理的主要阵地,本班组或车间成员都有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权利。此处需要突出“三公”原则。处事是否公道是基层生产管理人员的立身之本。相对于自身工资待遇的高低,员工甚至更看重工资待遇跟其他人相比是否公平。此前车间主任在一线操作工的工资分配上有没有违反“三公”精神的地方?恐怕没有人敢大声说“没有! ”。当然,制度是否合理是重要因素。最突出的一点是:计件制员工没有保底工资。从原理上来说,如此计件必然失败无疑(尤其是在四川地区)。建议对计件制员工全面实行保底工资制,保底工资下限是政府发布的高新区最低工资标准。当然实际操作上,需要根据不同岗位的重要性和技能要求高低确定不同的保底工资。另外,当前搬厂非常时期,后勤服务工作难免有脱节之处,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应切实关心一线员工的实际生活困难,如:饮水、住宿、吃饭、夜宵、伙食费标准等等,协助公司后勤部门尽快解决。 2 、新员工难招进来,招进来了也难待得住。据反映和分析,主要原因仍然是公司的计件工资制不保底。另外, 非免费住宿和持现金吃饭也对新员工缺乏吸引力。建议:不管新老员工,只要是计件制,一律实行保底工资制; 10 元/ 月的住宿费免收或先收再补贴;新员工就餐实行登记制或凭票制(公司先行预付餐费,每天发一次票),餐费冲抵餐费补贴后在当月工资中扣除。 3 、员工计薪办法上欠缺人性化。对于计件制员工,非员工自身原因造成的工时损失如设备正常故障维修造成停工等,原则上给予相应薪资补贴,但实际上很少执行。如此欠缺人性化的做法极易引起员工的负面情绪。建议此类情况下一律给予薪资补贴。补贴采用计时方式。时薪标准可以按该员工的保底工资计算。 4 、对于一线操作工,罚款制固然会有一定实效,但也会带来一系列后遗症,需慎行。从管理心理学上分析,罚款制可以作为正式的绩效考核办法以外的辅助奖惩手段,其处罚对象较适宜于管理和专业技术上层次较高、薪资收入较高并相对稳定的人员,还应奖罚并举,最好是以罚设奖,保持总体奖罚平衡,即不可利用罚款制获得一笔额外收入。罚款制也不应过多过滥,否则就有以罚代管之嫌,难免沦为一线管理人员惰性和逃避管理责任的工具。建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本着从严控制的原则重新审定罚款制适用对象和适宜事务。 5 、工厂级主要管理者有封建家长制倾向,不利于民主管理,影响沟通效率和效果。封建家长制与现代企业管理是格格不入的。需要调整工厂各级的管理风格,重塑工厂文化。西方的管理实践以严密的制度取胜,东方(中华民族)的管理实践带有很重的儒家管理智慧。理想情况是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做到管理上的中西合璧。建议针对管理人员开设儒家管理哲学方面的经典培训课程。 6 、员工安全意识比较薄弱,时有不按规定着装和规程操作的现象发生。考虑到工厂的实际情况,安全问题理应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建议除了安委会的日常管理、生产管理人员的日常教育以外,印制《员工安全手册》,跟《员工手册》一样,人手一册。 7 、鉴于以上情况,建议倡导“共建和谐工厂”的理念。二、生产管理理念/ 观念方面 1 、车间甚至班组之间、职能部门及职员之间职责分得太清楚,甚至有“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苗头。究其原因,是从“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的一个极端走向了“只要分工、无所谓
工厂整改计划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