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税事诗歌.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税事诗歌皇粮国税, 古已有之, 中国老百姓对其早有认同。这在古人诗歌中多有反映: 国强税事兴,税兴国必强。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振兴。所以杜甫在《忆昔·其二》诗中,对唐初的开元盛世极力赞美,其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宝,稻米流脂谷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洲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这幅人民安居乐业,农人五谷丰登,商贾不绝于道,民富的美妙图画, 除赖于当时的政治清明外, 经济上则赖于由赋税合理带来的“公私仓廪俱丰实”。宋代陆游的《秋获歌》:“墙头累累柿子黄,人家秋获争登场。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万人墙进输官仓, 仓吏肉冷不暇尝。讫事散去喜若狂, 醉卧相扶官道旁”。用“万人墙进输官仓”来描绘农民送公粮的景象, 可谓生动贴切, 令人如历历在目, 可见我国农民交公粮的意识历来很强。俗话说:“大河满, 小河不会干”。我, 是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学习和借鉴古人对皇粮国税的认识, 必须在坚持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税收公平, 并通过开展税收宣传提高人们的税收法纪观念, 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唐代元结:退贼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唐末诗人郑遨:美人梳妆时,满头间珠翠。期指两片云,戴却数乡税。白居易:山中寡妇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枯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白居易: 重赋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悲端与寒气,并入鼻中辛。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织妇词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缲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税赋二字解税从禾从兑。本义:田赋,征收的农产品;税,租也。——《说文》敛财曰赋,敛谷曰税, 田税曰租。——《急就篇》注赋”由“贝”“武”二字组成。古代以“贝”代表珍宝、货币,以“武”说明用于军事、战争。远在西周时期,周王室和诸侯国君对所征的兵车、兵器、衣甲等军用品“赋”, 征的土产均称税。“税”由“禾”“兑”演化而来, 是交换的意思, 即农民交纳粮食,国君诸侯保护他们的土地和人身安全。秦汉起,赋税通常指按地、丁、户征收的土地税、壮丁税、户口税。明朝摊丁入地,即将壮丁税、户口税合并到土地一并课征,赋税主要是指田赋。清末,赋税逐渐成为多种税的统称,与租相同。税收之最臭不可闻的粪税郭沫若在解放前为了讽刺当时的苛捐杂税, 曾经写过一幅讽刺对联: 自古未闻粪有税如今只有屁无捐。这个对联的下联属于夸张之笔, 而上联提到的粪税, 却是当时的确存在的税种。据考证, 在当时的北平, 有两种与粪有关的税, 一是“公厕税”、二是“粪厂税”。公厕税就是对公厕出售粪肥收入征的税,按公厕所处地点,分为四等,按月征收,最高等 20 元, 最低等 10 元;粪厂税是对经营粪肥生意的商户征收的税,按资本的千分之一征收。这两项税由当时的卫生部门征收,每年的收入全北平只有区区几千元,根本微不足到,但论名声, 在民间却已是臭之又臭了。牙税牙税,在现代人看来,一是陌生二是遥远三是新鲜。其实,牙税税种的出现,且名及一时,是在封建社会的晚期,虽然生存的时间不长,但他为中添了几分花絮,很值得回味。牙者,互市之意。牙税本意亦犹言商税耳。后世凡设立行号,处于供求之间, 代客买卖货物,交互说合以抽取用费者,谓之牙行。业此者必向官领取行帖,名曰牙帖,每年按帖缴纳税银谓之牙税。故所谓牙行,实系作中间买卖之行家。例如米行、鲜货牙行、田地房产之牙纪是也。而所谓牙税,实系一种特别营业税清初,于各省设牙帖之额,由藩司颁发牙帖而收其课,报部存案

古代税事诗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124 KB
  • 时间2017-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