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原第二章总结.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定义:指具有一定系的规律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特点:间接性、概括性、抽象性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与认识对象的联系不同
反映的方式不同反映的深度层次不同
相互联系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
相互渗透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舍罕王赏麦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批判经验论:洛克霍布斯等
唯理论:笛卡尔莱布尼茨等
经验论——经验主义
唯理论一一教条主义
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掌握丰富大量的感性材料(前提):马克思资本论书李时珍本草纲目书
必须经过理性的思考作用(途径)第谷开普勒开普勒定律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培根认为:经验论者是蚂蚁,只是收集材料;
唯理论者是蜘蛛,只是往外吐丝。
从认识到实践
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践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比萨斜塔重力实验:亚里斯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
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理论要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理论回到实践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重大意义
是理性认识本身发展的要求
是实践本身发展的要求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什么是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
2、认识过程为什么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从认识的对象看,事物的各方面及本质有一个逐渐暴露的过程
从认识的主体看,其能力有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
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新事物层出不穷需要人们去认识,原有事物也需要在新的
水平上再认识
亚里士多德写的书不下170种,现留下来的有47种。由于时代局限,他只能依靠观察和想象探讨万事万物的运动和原因,因此发生谬误难免,如“地心说”“心脏是智慧的器官”等。但他说过:“我没有现成的根据,所以我是渺小的,我希望读者诸君承认我已成就的,原谅我未成就的。”
爱因斯坦对于请其出任以色列总统表示拒绝,他说:“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关于人,我几乎一点也不了解。我这样的人,怎么能担任总统呢?。”
3、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毛泽东: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认识过程的上升性:牛顿:光是“粒子”惠更斯光是波

马原第二章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