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太湖流域农业结构现状及发展对策.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太湖流域农业结构现状及发展对策
随着化学农业、石油农业、机械农业的发展,农业能源消费迅速增长,农业已成为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农业发展面临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固碳、节能等日益紧迫的压力。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根,年收获各类淡水产品53万t,会同少数海水产品共实现产值115亿元,%。在养殖品种上,整个流域淡水产品较为丰富,有青、草、鲢、鳊、鳜等多种淡水鱼和河蟹、青虾等甲壳类水产品,此外,“太湖三白”、“太湖珍珠”等水产品已成为整个流域的特色水产品。
气候变化对江苏农业产生的影响
根据江苏省气候变化中心1961―2007年全省气象观测资料综合分析,气候变化已成为客观事实。~℃。由北向南增加的幅度加大,~℃,~℃,~℃。按照二氧化碳当量计算,,,;,。其中,,,。气候变化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由于受温、光、水、气及其变化的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呈不稳定变化趋势,冬季变暖将导致病虫害大暴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还可能会给农业基础设施造成重大破坏。同时,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如春季气候变暖会导致湖泊蓝藻大规模暴发,影响生态系统平衡,进而影响农业生产。资料显示,太湖流域平均气温每升高1℃,农作物生育期缩短10~15d,导致产量降低。以水稻为例,双季稻区早稻平均减产约为16%~17%左右,晚稻减产平均14%~15%[4]。
太湖流域发展低碳农业对策分析
低碳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最大收益的农业发展方式,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高碳汇、高效率的农业。从理论而言,低碳农业是一种资源节约型、效益综合型和生态安全型农业,与其他农业发展实施相比,除具有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之外,还具有生态涵养功能、气候调节功能、农业碳汇功能。因此,在太湖流域经济发达地区应当大力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农业的实现途径分析农业既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也是温室气体的吸收主体。农业如何实现由高碳向低碳的发展方式转变,如何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减少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减少对气候的负面影响,减少对生态环境的面源污染,对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3-6]。根据调研结果以及碳的源汇理论分析[1-3],江苏太湖流域低碳农业的实现途径从宏观上可以分为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储备两大类途径,其中减少碳排放途径又可以分为直接减少碳排放和间接减少碳排放的2种途径,增加碳储备途径又可以分为直接增加碳储备和间接增加碳储备的2种途径;从微观上可以分为生态健康养殖途

太湖流域农业结构现状及发展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秘资料站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2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