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四章《城市排水设施建设》.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四章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第一节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概述民国时期, 益阳城排水设施简陋, 雨水、污水依地势自然流向, 经暗沟和地面明沟排入资江。民国末年( 1949 年) ,城区共有排水沟涵 29222 米,其中,排水暗沟涵长 13700 米, 占 % ; 排水明沟 15522 米,占 % 。排水暗涵、明沟, 年久失修, 大都被淤泥堵塞, 低洼地区经常积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益阳市曾长期实行雨污合流排水。市人民政府抓紧城市排水设施建设, 改造与原有城市道路配套的下水道, 为所有新建的城市道路配套建设排水设施, 建设起各排水片的排水主干道和排渍泵站, 不断扩大、不断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城区排水顺畅。至 2011 年,中心城区共有排雨水(包括雨污合流下水,下同)的各类管(渠、涵)长 452545 米其中,水泥砼圆管涵长 342883 米,占 % ;箱涵、盖板涵长 24633 米,占 % ; 明沟 85029 米,占 % 。共有 9 处排渍泵站, 29 台机组, 总装机容量 6825 千瓦。本世纪又相继建成团洲和城北 2 个污水处理厂, 在城市新区实现了雨污分流。至 2011 年,中心城区共有排污水主管(涵) 97126 米, 其中, 水泥砼圆管涵长 94986 米,占 %, 箱涵、盖板涵长 2140 米,占 % 。与城市道路配套的下水道的建设方面, 一方面坚持新建城市道路时同步完成与之配套的下水设施建设, 与城市道路配套的下水道随着城市道路的增加而增加。另一方面, 逐步改造不能满足城市排水要求或城市发展需要的下水道: 上世纪 50 年代, 疏浚、整修原有下水道, 新建一批排水明沟,解决了城区经常积水的问题;从 1964 年起,开始在改造和新建城市下水道时使用水泥砼圆管;从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逐步将原有道路的排水明沟改造成暗管涵(一般为水泥砼圆管涵, 小部分为盖板涵或箱涵)。至 2011 年, 为中心城区的所有道路(共长 395082 米) 配套建设了下水道( 其中, 与长 363077 米的道路配套的下水道列在与城市道路的下水道中, 与长 32005 米的道路配套的下水道同时又是各排水片的排水主干道, 列在各排水片排水主干道的统计中) ,其中,资江以北城区 89069 米,占总数的 %, 资江以南城区 274008 米, 占总数的 % 。按下水道的建筑结构分,与之配套的下水道是水泥砼圆管涵的道路长 310086 米,占 % ;与之配套的下水道是盖板涵(或箱涵) 的道路长 462 2 米,占 % ;与之配套的下水道是明沟的道路长 48393 米,占 % 。各排水片的排水主干道的建设方面,上世纪 60 年代建成贺家桥和东门口两个排水片的排水主干道。上世纪 70 年代,整修秀峰湖,修建秀峰渠,改造秀峰湖片排水主干渠。上世纪 80 年代改造了大海塘、陆贾山排水片排水主干道。地改市以后,相继增加了清水潭、接城堤、龙光桥、姚家湾、云雾山等排水片, 这些排水片原有的排水主干渠(涵) 相继纳入城市排水管(渠)网,并先后改造了罗溪渠、梓山湖等排水片的排水主干道,新建了龙光桥、梓山湖、云雾山等排水片的排水主干管(渠)。至 2011 年, 城区各排水片排雨水主干管(渠、涵) 总长 89468 米, 其中, 河北城区 25776 米,占 % ; 河南城区 63692 米,占 % 。按下水道的建筑结构分,水泥砼圆管涵 32797 米,占 % ;箱涵、盖板涵 20011 米, 占 % ;明沟 36660 米,占 % 。城区排渍泵站建设方面, 1958 年修建河南沿江防洪大堤,同时建成粟公港闸; 1960 年修建河北沿江防洪大堤以后,相继建成贺家桥、东门口和鹅羊池 3 个排渍泵站;上世纪 70 年代整修秀峰湖,建成秀峰湖和陈家垸子 2 个排渍泵站;上世纪 90 年代初建成西流湾排渍泵站。益阳地改市以后,资江以南城区共新增、扩建、改造西流湾、秀峰湖等排渍泵站 4 处 11 台机组,总装机容量达 4795 千瓦,投入运行的每秒排渍能力达 40 立方米。在资江以北城区, 原来主要农用的清水潭泵站和接城堤泵站已经纳入城市排水系统, 加上改建、扩建的贺家桥、东门口、鹅羊池等排渍泵站,资江以北城区共有 5 个排渍泵站,装机容量为 18 台机组/ 2030 千瓦。至 2009 年, 城区共 9 个排渍泵站、 29 台机组, 总装机容量 6825 千瓦。城市污水排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 2004 年前,城区一直采用雨污合流制排水。从 1996 年起, 开始在新城区建设雨污分流的排水管网

姚国文著《益阳市建设志》第四章《城市排水设施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