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说课稿一、说教材本单元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主题编排的。故事从春游那天的午餐讲起。当小伙伴们发现玛莎不吃午餐时,都从不同的方面表示了关心。有的说没有午餐吃将是很难受的事, 有的说背包可能丢在哪里。而安东把一大半面包放在玛莎手里, 他关心的是玛莎需要吃午餐了。这些关心,玛莎最需要的是什么呢?这个故事童趣盎然,旨在说明一个道理: 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 强化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教材有一幅插图,描绘的是三个小伙伴对待玛莎丢了书包后的不同表现。教学中若能图文结合,可增强教学效果。二、说学生。由于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自我意识强, 不懂如何去关心、帮助别人。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深受学生欢迎的小故事,通过讨论、反复朗读、联系生活谈感受等手段,引导学生在读着自己喜爱的故事中产生了与帮助他人的愿望。三、说目标:本课我打算用两课教时教学。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的设置和学生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设置为:第一课时: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2. 初步感知课文,知道三个小伙伴的不同表现。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识记生字、训练字词、指导书写。教学的重难点是:主要是情感方面,即引导学生体会出要给自己的小伙伴最需要的帮助。今天我将重点说一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四、说策略。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以读代讲,悟出道理,受到情感的熏陶。课题“小伙伴”的理解和感悟, 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可围绕“小伙伴”来引导学生谈谈、读读、演演、议议, 通过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使课文蕴含的道理内化为孩子的感情需要。(一)谈谈“小伙伴”,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整个课堂进程的兴奋剂,所以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与否是影响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有研究表明:学生对身边的人物事物比较感兴趣。上课伊始,我就在黑板上板书: 小伙伴, 并提出问题:“同学们, 你们都有小伙伴, 在你有困难的时候, 他们是怎么对待你的? 学生可能会说:“关心我,帮助我。”我就接着问:“玛莎遇到了困难,他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呢? ”请大家打开书读读课文。(二)以读代讲,读思结合,体味“小伙伴” 1. 看图读文。一年级学生对插图情有独钟,教学中先让学生看文中的插图,看后指出哪个是文中的三个小伙伴??这样安排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引领学生读文。 2. 读思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看完插图后,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划出他们说的话和动作, 并引导思考, 他们中谁的做法对玛莎更有帮助?以此落实本单元训练项目: 强化边读边想的习惯。 3. 感情朗读。阅读能力首先体现在对词和句的理解上,低年级阅读教学应以词句为重点,才能使学生顺利地理解课文。教学时,将词句的理解和朗读有机结合起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分析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再分角色读,进一步读懂课文。维加、安娜只有询问关心、责备,没有实际行动。安东则用行动去
《小伙伴》说课稿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