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猪博弈——职场上的脑力风暴
摘要:
生活中,很多时候,并不是埋头苦干就是可以的,你必须动脑筋,思考付出与获得之间的比例关系,寻求得失平衡。
任何位置都有其该有的对策。在智猪博弈中,如果你辛苦劳动,反而得不到更多好处。你必须认清自己的力量和位置,正确的运用策略,使自己得到最大效用。
关键词:少劳多得搭便车团体工作企业管理
正文:
假设猪圈里有大猪小猪各一头,猪圈的一头有一个食槽,另一头是控制食物流入食槽的按钮,两头隔得距离很远。假设两头都是理性的猪。假设猪每次按动按钮会有10单位的食物流入食槽,但它的劳动会消耗掉相当于2单位的饲料,并且当它跑回食槽时,吃到的比等待的猪少。
当大猪小猪分别担任踩按钮的角色时,其饲料分配情况如下:
如果大猪来踩按钮,小猪等待,那么大猪将得到6单位饲料,小猪得到4单位饲料,大猪消耗掉2单位劳动,最终大猪小猪的收益比例为4:4;如果小猪来踩按钮,大猪等待,大猪能吃到9份饲料,小猪1份,那么小猪消耗掉2份,最终收益为9:-1;若两头猪同时跑向按钮,那么大猪可以吃到7份饲料,而小猪可以吃到3份饲料,最后大猪和小猪的收益为5:1;最后一种情况就是两头猪都不动,两头猪的收益就为0。
表1-1 智猪博弈的收益矩阵
大猪/小猪
踩按钮
等待
踩按钮
5:1
4:4
等待
9:-1
0:0
我们可以看到,小猪采取等待策略时,它的收益是4单位的饲料,但如果小猪主动劳动,它的收益居然是-1。那么小猪一定会等待。
基于小猪的策略,大猪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不动,那么两头猪只有等死了;要是自己去踩按钮的话还有4份饲料可以吃。那么大猪一定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踩按钮。
因此,最后的策略就只剩下小猪等待,大猪踩按钮的策略了,这就是智猪博弈最后的均衡。
在办公室里,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有人做“小猪”安安静静的偷懒,有人做“大猪”奔波劳累,吃力不讨好。因为小猪们认为:大家是一个团队,有责罚也是大家一起承受,因此总会有“大猪”悲壮地跳出来完成任务。那么在做“大猪”和做“小猪”间将如何选择?
举个例子,小王所在的发展部有三个人:部门经理、经理助理和普通干事。小王便是经理助理,日日听从经理发号施令,经理什么活都交给小王干。小王却不能对作为普通干事的老李发号施令,因为老李年长,又是经理的
“老兵”;而来老李学历低,能力有限,小王不放心把事情全交给老李做。一来二去,小王只能把自己一个人当三个人用,加班加点完任务,其他二人则无所事事。
到了年终,由于部门业绩出色,上机奖了4万元,经理独得2万,小王和老李各得1万。小王内心极度不平衡,但是又如何呢?他不做事,不仅得不到奖金,可能还面临被辞退的危险,只能继续当“大猪”了!
而小孙工作三年,从小职员当上经理,轻轻松松。他的秘诀是:一,平时善于感情投资,跟同事搞好关系,让他们关键时刻出于义气帮你。二,立场坚定,什么也不做。爱表现的人会去做,出事先死的也是她们。朋友多会替你说话,老板也不会开掉你。
小孙就是典型的“小猪”。她们工作上可以偷懒,但是私下里要花更多时间去维护、编织关系网,不然自己在公司的地位比岌岌可危了。
而且,工作到底是要凭真本事,凭关系得来的只不过是经不起推敲的风光,难免东窗事发。当然也不可忽视关系网的作用。
智猪博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