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潮》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三年级语文上册《花潮》一文是我国现代作家李广田于 1962 年写的散文, 记叙的是作者在春天的昆明圆通寺看到的海棠花开的盛景,赞赏了美妙的春光和社会的平和安详气氛。课文词汇丰富, 句式多变,文辞优美,适合学生反复诵读。二、说目标认知目标 1. 学习理解“炫耀”、“鼎盛”等词,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 研读第四自然段,在自主研读、自读自悟、诵读表达中,体会“花动如潮,花多如潮,花盛如潮,花声如潮”,领略海棠花美丽与生机。 3. 培养质疑的能力,并能通过研读课文,解决问题。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海棠花的美丽与生机,感悟生命的魅力。 2. 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三、说教法 1. 整个教学过程,从课题入手,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从课题入手,为什么称花为潮?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花如潮水一般?引入课文重点段(第四自然段)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加以解决, 还启发学生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你是怎么感受的, 帮助学生温故知新,树立学习信心,总结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运用电教手段,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心有所感,情有所依。 3. 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4. 在品读句子中,设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海棠花如潮的气势,感悟生命的无穷的魅力 5. 培养质疑的能力,并能通过研读课文,解决问题。四、说学法指导 1.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知道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模式中,提炼主线,设计研究问题,引导学生自读探究,并在交流中落实训练点。 2. 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知道学生通过朗读,加深课文的理解。 3. 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五、“潮”切入,揭示课题 1 .师(板书“潮”) ,同学们看到“潮”,你的脑海里会出现一幅怎样的景象? 2 .小结过渡今天我们要去欣赏另一种特别的潮——(花潮)。 3 .读课题,看到“花潮”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感受“花潮” 1. 介绍圆通寺 2 .初读要求(1) 、请大家自由朗读全文,努力读正确,读通顺。读完以后用一、二句话谈谈对课文内容的感受。(2) 、初读反馈,欣赏了云南昆明的花潮,谈谈你的感受或理解?借用词语阐述。(3) 、花潮是美丽的。文中哪一自然段最明显的写出了花如潮水。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三、精读第四自然段,感悟“花潮” 1. 细读这一自然段, 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花如潮水一般, 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反复读, 细细体会。 2. 交流感悟(1) 、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在阳光照射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你越看得出神,你就越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张,好象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2) 、谁知道呢,也许
《花潮》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