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长信怨》诗词赏析
长信怨
唐代: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环为楼,楼入葆宫丈五尺,为复道。”
昭阳殿:指赵飞燕姐妹与汉成帝居住之宫殿。
白露堂:指失宠妃子或宫女所住之处。
红罗:红色的轻软丝织品。《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感帷裳兮发红罗,纷綷縩兮纨素声。”
赏析
其一
这首宫怨,运用深婉委婉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这是从这位少女的悲惨的一世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诗中人忧思如潮,愁肠似结,她的满腔怨情该是倾吐不尽的。这首诗只有四句,总合二十八个字,照说,即令字字句句都写怨情,恐
怕还不能写出她的怨情于万一。但是,作者竟然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写景上,只留下最后一句写到人物,而且就在这最后一句中也没有明写怨情。这样写,乍
看像是走开了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其实却在艺术效果上更显得有力,更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这是因为:前三句虽是写景,却并非为写景而写景,它们是为
最后人物的出场服务的。就通首诗而言,四句诗是交融为一的整体,无论写景与写人,都是为托出怨情服务的。
其二
第二首诗描绘在夜深霜重的凄凉环境中,宫中女子孤单寂寞的悲惨情景。她通宵难眠,想起进宫以来的日子实在不堪回顾。她盼望获得君王的眷顾,在银
灯下守到夜深,最后仍是失望而终。这首诗情感抒发较为直接,心理刻画较为生动,充分地表现了宫中失宠女子的幽怨之情。
古乐府歌辞中有《怨歌行》一篇,其辞是:“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进出君怀袖,摇动细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
热。弃捐箧笥中,恩德中道绝。”此诗相传是班婕妤所作,以秋扇之见弃,比君恩之中止。王昌龄就《怨歌行》的寓意而加以衬着,借长信故事反应唐代宫廷
妇女的生活。
夜深霜重,木石敲击秋砧的声音响彻寒夜。在这样一个孤寂的深夜,深宫中那个失宠的女子仍旧牵挂着君主是否添了衣裳,惨淡的银灯下,单独裁剪缝
补,明知道君主不会眷顾,却仍是在内心深处怀着深切的期盼。
这首诗以心理上的深刻描绘见长,抒情直接,寥寥数语将一个深宫失宠的女子盼望君主眷顾,牵挂君主寒暖又间杂着对君主弃自己于不顾,对自己的一厢
深情置若罔闻的怨愤和难过。酣畅淋漓地表现了深宫失宠女子难于言表的幽怨之情。
其三
第三首诗中前两句写天色方晓,金殿已开,就拿起扫帚,从事打扫,这是每日刻板的工作和生活;打扫之余,别无他事,就手执团扇,且共彷徨,这是一
时的偷
王昌龄《长信怨》诗词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