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水田园诗鉴赏山水田园诗鉴赏教学案山水田园诗的鉴赏复习目标: 1 、掌握赏析山水田园诗的方法; 2 、明确山水田园诗的鉴赏角度,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复习课时: 9 课时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一、了解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 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 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分成山水诗和田园诗两类。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 2 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 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江水: 时光的流逝。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二、诗歌意象含义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露: 人生短促、生命易逝。云: 游子飘泊。天阴:压抑、愁苦、寂寞。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松柏:傲岸坚强、生命力。竹: 气节、积极向上。梧桐:凄苦。柳:送别、伤感、春天的美好) 三、体验高考 1、( 2010 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黄氏延绿轩明· 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芜,丛生的草。 3 “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一般要描绘出其所描绘的景象,指出其所蕴涵的感情。答案: 表现了春光浓重, 扑面而来, 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类似的诗句还有曾公亮的“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录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等,希望同学们注意积累。 2、( 2010 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阮郎归· 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赏析情景交融题,最重要的是说清作者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这一点说清了,得分要点也就抓住了。答案要点: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 ,水珠圆润晶莹,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第二课时 4 一、技巧方法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 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 寓万于一, 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 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 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 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③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一般地写景诗, 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即知人论世, 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 5 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 分析诗歌, 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④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A 、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B、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 、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 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以小见大(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比兴手法的运用。语言运用方面, 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 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 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二、课堂练习: 1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6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
山水田园诗鉴赏 山水田园诗鉴赏教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