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怎样读懂一首诗歌.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怎样读懂一首诗歌
第一篇:怎样读懂一首诗歌
怎样读懂一首诗歌
全国卷与安徽卷有诸多不同之处,在高考中,古典诗歌鉴赏是必考题,分值在8--11分之间。命题者一般设计两个问题,考查同学们“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五)了解、记忆一些有关诗人、词人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以及一些历史史实。例如读李白的诗就要联想到李白的性格、经历和他的诗歌风格。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
3
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果还记得他的仕途坎坷,就会理解苏轼在此词中表现出来的豁达和超然的态度。一些怀古诗词中常常以金陵为题材,那就需要了解有关金陵的一些历史知识。金陵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
“越城”
。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
2470
年历史。公元229年,三国东吴迁都于此,始创建业城,而后,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先后在此定都。1700年来,南京曾是十朝都会,
5
六朝金粉之地。吴宫花草、晋代衣冠、明祖殿堂、天国烽火留下了历朝历代的众多遗迹。

南京”名称始于明代。历史上先后称为金陵、秣陵、石头城等。公元212年,三国时期的吴主孙权在金陵邑故址,利用西麓的天然石壁做基础修筑了石头城。石头城临江控淮,恃要凭险,可以贮藏兵械和粮饷。因此,它是东吴水军江防要塞和城防据点。
东晋及被称为“南朝”
的宋、齐、梁、陈是年代相继的5个王朝(317-589年),她们的都城是在吴建业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改名叫建康。连同在此之前的东吴,常被人们称作
“六朝”,所以南京又有六朝古都”
之称。
六朝时期,建康城内外寺宇比比皆是。晚唐诗人杜牧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当年建康城郊,帝王的离宫园囿,大族的府第别墅,与佛寺和陵墓错落其间,形成所谓“六代豪华”
的表面繁荣局面。
经历了300余年的“六代豪华”以后,到隋唐时期金陵便步入了低潮,这是由于隋唐的统治者惧怕在金陵再出现割据政权。唐代的金陵已降为一般的州县,六朝的城阙宫殿,在隋兵灭陈时即被平毁,六朝的历史遗迹,仅为文人学士、诗人词客的凭吊对象,故
7
4
唐诗中有关金陵怀古的诗篇甚多。了解了这些历史,就能准确地把握刘禹锡《石头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主旨了。
具体读诗时,除了具备上述基本知识外,还需要一些基本的技法。
一、诗歌的鉴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是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反动。即借助联想和想象把诗句还原成具体的事、景、境的过程。因此,读者必须把自己当成是作者本人,身临其境,才能深入体会作品所表达的主旨、情感。例如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只见群殴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鱼邻翁相对否,隔篱呼取尽馀杯。
”把自己设想成初到四川的流亡诗人,投靠朋友,暂时还无事可做,正好有朋友的部下来探访,你是否会特别高兴呢?自己千里迢迢,携家带眷,历经艰辛,住在一个四处是水的偏僻的所在,人生地不熟,没有人来,每天陪伴自己的只有一些水鸟。是不是很寂寞、孤独?今天“崔明府相过”,也许会带来出去工作的好消息吧,怎能不让人欢呼雀跃呢?于是洒扫已经长满荒草的门径,打开简陋的柴门,迎接客人。可惜的是,距离集市太远,不能多置办几盘菜;家中贫寒,没有好酒,让人觉得歉疚。好在可以请邻居的老翁来陪酒。作者的所有行为都透露了内心的无比喜悦。不沉入诗境中,不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就体会不深入。
二、掌握诗歌结构,注意其关键语句。一般而言,诗歌的前半部分叙事写景,后半部分议论抒情,是体现主旨情感的句子,阅读时抓住这些句子往往能很快地理解作品。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两句叙述了诗人听见从
8
5
远处传来的笛子声,这悠扬的乐曲声随着东风飘荡在洛阳城的角角落落。后两句是诗人的抒情,在这样一个“草长莺飞”的春季里,在漫漫长夜里听到笛子吹奏的杨柳曲,怎不让远方的游子想起故园,想起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呢?抓住“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就可以马上抓住诗歌的情感了。一首词,上片大都市叙事写景,下片是议论抒情。例如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上片记叙了诗人在天将拂晓时被雷声、雨声惊醒,虽然春天已经过半,但是早晨的气温还是很低,“

怎样读懂一首诗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琥珀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2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