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樟叶的显微和薄层鉴别研究
摘要 [目的]制定黄樟叶质量标准中的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方法]通过显微鉴别,对黄樟叶横切面及其粉末进行观察,鉴别其组织或结构特征等。对照药材法进行薄层鉴别,并进行方法验证。[结果]显微镜所见细胞壁、叶肉栅酸(批号20131002-2,广州化学试剂厂);盐酸(批号20140406-1,广州化学试剂厂);乙醇(95%)(批号20150601-2,广州化学试剂厂);无水乙醇(批号20151003-2,广州化学试剂厂);甲醇(批号150106 1,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乙酸乙酯(批号20150901-2,广州化学试剂厂);三氯甲烷(批号20130702-2,广州化学试剂厂);甲酸(批号140919 2,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黄樟叶对照药材(自制)。
方法
黄樟叶显微鉴别[2]。
横切面制片。
取黄樟叶干燥药材在水中浸软,切片,滴加水合氯醛透化,再滴加几滴甘油醋酸,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切片,对叶横切面进行显微观察、描述、拍照[4]。
粉末制片。
取少量黄樟叶粉末(过四号筛)于载玻片上,滴加2~3滴水合氯醛试液,在酒精灯上灼烧透化,重复滴加几次试液使粉末充分透化。再滴加几滴甘油醋酸,盖上盖玻片,滤纸擦去盖玻片以外的残液,再置于光电显微镜下观察。 黄樟叶薄层鉴别。
薄层鉴别[5]。
精密称取黄樟叶粉末(过二号筛)2 g,加20 mL 60%乙醇,加热回流1 h。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并移至10 mL容量瓶中,定容,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樟叶对照药材粉末(过二号筛)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取上述2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甲酸(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6-7]。
方法学验证。
按表1制备黄樟叶供试品溶液。
专属性:分别取供试品溶液1、对照药材溶液、甲醇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甲酸(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8-10]。
最低检出限:取供试品溶液1各1、2、4、6、8、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甲酸(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
稳定性:分别取对照药材溶液、供试品溶液1、供试品溶液2、供试品溶液3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甲酸(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
重复性:分别取供试品溶液1、对照药材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甲酸(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同一实验人员重复上述操作3次,不同实验人员重复上述操作2次。
耐用性1(不同提取方法):取上述供试品溶液4~9、对照药材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甲酸
黄樟叶的显微和薄层鉴别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