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在眼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秦 牧 邝 [摘要] 目前随着眼-鼻相关科学的兴起,鼻内镜在眼科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及延伸,本文就鼻内镜在眼鼻相关科的检查及手术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为特殊躯体感觉神经,传导视觉冲动,其纤维始于视网膜的节细胞[9]。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以管内段最常见,且可以发生在视神经的任何节段。视神经减压的原理:解除压迫,增加视神经的血液供应,防止视功能的进一步恶化。经鼻内镜下外伤性视神经减压术的适应证伤后4周以内,只要CT扫描有明确的视神经管骨折,骨折片在视神经的内侧,且骨折致使视神经管压迫、管腔变形、视神经水肿,不论有无光感应立即手术[10]。对骨折不明显的无光感患者,先给予脱水和激素冲击疗法,有光感恢复者,即行视神经减压术。手术原则:一是必须去掉视神经管周围的骨壁周经的一半以上;二是减压的纵深,必须达骨管全长,并且切开视神经鞘膜和总键环。该手术的优点在于无颜面部的伤口,不需要开颅,在内镜下操作视野清晰,减压充分[11]。
3 鼻内镜在眶壁骨折的应用
眼眶爆裂性骨折多发生在内壁和下壁[12]。传统的皮肤径路切口,需做3 cm长的切口,而且骨折处暴露不充分,对接近眶尖的骨折更加不可能达到复位效果。并发症多,包括:术中出血多,需眶内壁需切开内眦韧带,容易损伤泪囊及鼻泪管,引起溢泪。眶下壁骨折如果没有内镜照明,容易损伤眶下神经等,术后皮肤瘢痕明显等。眶下壁骨折可在鼻内镜下行下睑结膜穹窿下切口,如嵌顿的组织多,面积广还可以联合柯路式进路,避开眶下神经;眶内壁骨折可经内眦部泪阜后径路切口,避开泪囊,在鼻内镜下照明剥离充分,找到骨折范围,填入MEDPOR。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鼻内镜应用于眶壁骨折的优点主要是避免了皮肤切口,无皮肤瘢痕达到美容效果。照明好、视野清晰、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避开眶下神经及泪囊等功能区[13]。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4 鼻内镜在眶减压的应用
鼻内镜下经鼻眶减压术主要是治疗眶内压增高症,眶内压增高可以引起下列严重并发症:① 暴露性角膜病:眶内压增高可使眼球外突,睑裂不能完全闭合,角膜暴露,终导致角膜炎,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致黑睛溃破,黄仁绽出,形成蟹睛病恶候,即角膜溃破、虹膜脱出,愈后视力受到严重障碍,甚至失明[14];②视神经受压:视神经受压可能由外伤或手术造成的眶内血肿引起,可出现暂时性视力障碍,如眶内压增高不能解除,将导致视神经萎缩,成为永久性视力障碍。因此,如发现眶内压增高征即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15]。目前,眶减压术有以下几种方法:①一般治疗 止血及降低眶压,给予止血剂和脱水剂,防止继续出血,减低眶内压以减轻对视神经的压迫;② 眶外壁减压术;③ 外眦切开引流;④开眶探查;⑤鼻外筛窦切除进路眶内壁减压术;⑥ 鼻内镜下经鼻眶减压术。但手术存在组织创伤大,易遗留切口疤痕,视野窄,照明差,并发症较多等缺点。鼻内镜下经鼻眶减压术创口较小、无疤痕、手术损伤范围小、疗效好、并发症少、视野清等。手术主要是为了减轻眶内压力,恢复或保存即将受累的视力、眼外肌功能和闭睑能力,避免受损眼再受创伤。经鼻内镜眶减压术的适应症是因多种病因导致眶内容物体积增加和眶内压增高而导致眼球突出,眼睑不能闭合,暴露性角膜炎,视力异常,眼球运动障碍,甚至失明等[16]。此类病人经药物和放疗等保守治疗后,仍有部分病例得不到改善而继续恶化,在不可逆的损伤发生前,迅速行眶减压术是拯救患者视力和矫正眼球突出的重要手段。
5 鼻内镜在眶内良性肿瘤的应用
眼眶肿瘤多为良性肿瘤,多数可治愈。 眼眶肿瘤有原发眼眶内的,也有的是从邻近组织转移而来,常见血管瘤、泪腺瘤、横纹肌肉瘤、神经鞘瘤、脑膜瘤和囊肿等。良性的眼眶肿瘤病程较长,起初无明显疼痛,随着肿瘤生长会形成突眼,压迫视神经,患者感觉重影、胀痛。如果眼球被挤到眼睑外,视力会急剧下降。眼眶肿瘤治疗常采用前方和外侧进路手术[17]。前路开眶术有结膜进路和皮肤进路。两种进路常造成眼外肌损伤和提上睑肌损伤,造成永久性和暂时性的复视,眼球运动受限,上睑下垂,损伤眶上,下神经及三叉神经,引起区域性感觉异常,或视神经损伤,且对眶后部的肿瘤摘除有一定困难,对眶内的血肿,脓肿引流不充分。经鼻内镜下眶内良性肿瘤摘除及眶内血肿和脓肿清除术,具有手术径路便捷、暴露好、视野宽、引流充分、操作微细、手术并发症少,可切除眶内侧较深的肿瘤,减压视神经,提高视力。避免眶外进路所产生眼眶疤痕形成,影响美容。又可减少术后复视,重要神经损伤所引起的视力下降、上睑下垂、皮肤感觉异常等并发症,达到美容,增视的优点,效果显著。
6 鼻内镜在眶内异物的应用
眶内
鼻内镜在眼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