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商品天麻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态环境、天麻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采收、加工与等级标准、包装、贮藏与运输、产品质量等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8406 农产品安全质量(所有部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 32号 2002 年 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 年版) 《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告第 4号 2001 年 4月 3 术话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本。 天麻天麻( Gastrodia elata )为兰科天麻属植物,其药材也称天麻,是其的干燥块茎。 4 生态环境 气候温度在 18~ 26℃时蜜环菌和天麻块茎生长最快,低于 12℃或高于 30℃,蜜环菌生长受到抑制,天麻生长缓慢。温度降到 10℃以下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当空气相对湿度在 75% ~ 80% ,土壤含水量保持在 45% ~ 50% 及年均降水量 1000 mm 以上时则适宜天麻生长。 土壤通气排渗水性好的沙质土壤有利于蜜环菌和天麻的生长。土壤环境质量、土壤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符合 GB 15618 标准要求。天麻一般生长在微酸性的土壤中,土壤的 pH 值宜 ~ 6左右。 水质选择水质清洁、无污染地区,水质符合 GB 5084 要求。 空气空气环境质量符合 GB 3095 要求。 植被天麻多生长在山区杂木林区域或针阔叶混交林区域,主要为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森林覆盖度在 70% 左右。 基地选择远离交通主干道或周围设有防护林带,选择坡度在 25 。以下的坡地、缓坡地上种植。应选择无特定病原体、夏季气候凉爽,而冬季又有明显冷冻期的区域栽培天麻。栽培天麻的场地,可以是露天地、洞穴、栽培室等,土壤应选用砂土或砂壤土。种植基地应选择相对集中连片,基地四周 5km 以内无三废污染源存在,要求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和 DB62/T799 的要求。 5 栽培技术 栽培时间一般在天麻休眠期种植,即 11月至翌年 4月。 种麻选择发育完好、无病虫害、无损伤、新鲜健壮的 0 代种麻或 1 代个体重 10g 以上白麻最佳。种麻培育符合 DB62/T2532-2014 天麻种子、种麻培育技术规程的要求。 用种量每根长 40 cm ~ 50 cm 菌材栽 6个~ 8个种麻。 蜜环菌 菌种选用合格的蜜环菌三级栽培菌。菌种培养符合 DB62/T2532-2014 天麻萌发菌、蜜环菌的培养技术规程的要求; 菌材选用合格的蜜环菌菌材。菌材培养符合 DB62/T2532-2014 天麻萌发菌、蜜环菌的培养技术规程要求; 种植方法 5
天麻生产技术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