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基督教的《圣经》既是一部记论文联盟伯来人( 即犹太人) 历史的史书, 也是一部内涵丰富的科学著作。《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组成。《旧约全书》最初以希伯来文写成,讲的是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和历史; 《新约全书》则以希腊文写成,说的是耶稣的生平和基督教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公元前 270 年, 72 名犹太学者把《旧约全书》译成希腊文,该文本中各章的名称和先后顺序一直沿用至今。之后, 它先后被译成拉丁文、英文等多种语言, 其中最重要的是 17 世纪初英王詹姆斯一世下令学者重译的版本,即钦译《圣经》。它文字流畅,读起来如诗一样铿然有声,对后世英美文学的影响极大。 1970 年出版的《新英语圣经》则全部由现代英语译成,更加通俗易懂。《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书, 记载并传播着最基本的基督教思想和教义, 其基本教义包括神( 十诫), 三位一体, 上帝的创造,罪, 救赎, 道成肉身, 因信称义, 得救, 永生, 天国, 天使, 地狱, 基督复临和末日审判等。在绝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的英美国家, 随着基督 2 教的广泛传播, 基督教文化以其生动、形象和深刻的表现形式反映在诸多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从题材、思想、典故、文体等方面均对英美文学产生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基督教文化。《圣经》中的仁慈、宽恕和博爱的基督教思想以及圣经故事典故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因此, 文学家们历来公认《圣经》本身就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是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 1. 直接引用《圣经》中的人物许多英美作家会把《圣经》中的人物直接拿来用到他们的作品里。这种引用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也给文学作品增加了一定的深度。威廉莎士比亚是善用《圣经》中典故的大师, 在其众多剧作中直接引用了来自于《圣经》的人物名称, 例如《亨利四世》的第一幕第二场中, 约翰福斯塔夫说自己是像约伯一样穷的;《威尼斯商人》中女扮男装的鲍西娅被称作但尼尔。作者借用《圣经》中的名字提及了他们的典故,从而衬托了说话者当时的心情,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在文学作品中广泛引用《圣经》中人物的用法不仅使作品平易近人,易于被西方读者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使作品本身具有了更加深邃的文化内涵。 2. 直接引用《圣经》中的故事 17 世纪的英国伟大诗人弥尔顿创作的三部著名史诗《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分别取材于《圣经》故 3 事中的《创世纪》、《路加福音》和《士师记》。弥尔顿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圣经》在他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是他丰富的创作源泉, 并已成为他生活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9 世纪的美国作家惠特曼被称作亚当的诗人, 他的《草叶集》中有一章叫做《亚当的子孙》, 该章 16 首诗用亚当在伊甸园这一传说贯穿起来, 使诗意混融, 艺术结果完整。从其每首诗的内容可以看出,伊甸园传说渗透其精神和文字。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往往打破传统的束缚,发挥奇特的想象力, 巧妙地运用传说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服务。许多《圣经》人物和典故被赋予新的含义,成为重要的象征手段。比如弥尔顿把魔鬼撒旦描写成盖世无双的英雄, 赞扬其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独裁、残忍的上帝。弥尔顿笔下的撒旦如同他本人一样追求自由,蔑视专制压迫, 成为清教革命者的象征。而惠特曼笔下的亚当也不
《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