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谁一起吃饭
饭局从来就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首选交际方式。中国饭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见诸于廿四史之中的著名饭局更是不可胜数。中国历代的兴衰成败似乎都与饭局密切相关。饭局在中国承担了太多的功能,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如中国天一个饭局是大红人,一天三个饭局是交际花,一天很多饭局是服务员。
这些话很俏皮,折射出京城饭局的精髓。中国是个权力主导的社会,经济与权力紧密联姻,才会获得大的发展。
西面的酒楼以与部委联谊公关为主,价格很高的高档酒楼很多。东面以商务活动为主,价格相对低些。但都要豪华气派,普遍开在高档大厦里。
五星级酒店内的饭菜普遍是价高而质次,但北京饭店不同,价格虽高,但饭菜质量很到位,因为那里距离权力部门近,消费对象都是高官和巨贾。南池 子的皇城食府,环境好、服务好、质量好,当然价格也高,在那里请客是面子和实力的体现。
在外地进行公关活动,一般都是吃完饭后,唱一唱,唱完之后,泡一泡。这种模式也在京城高档酒楼里推广开来,很多高档酒楼开设了洗浴项目,价格很昂贵。京城的大型洗浴中心一般没有色情服务,顶多打个擦边球。如果洗浴中心成了色情场所,公权人士谁还敢光顾?
京城饭局十分火爆,历史悠久,这既是历史传统使然,更是内在深层的权力与经济紧密联接的制度使然。
前段时间,有舆论暴出中国每年招待费支出超过千亿元,有人建议取消招待费,用于支持教育或扶贫,会对社会整体价值最大化有利。这话听起来有理,实则行不通。这是权力主导的经济体制的必然现象,权力对经济干预太多,介入太深,公务员们的饭局就会长流不息。对于公务员阶层而言,饭局已成为一种隐性福利,是公务员阶层与商人阶层消弥矛盾,减少磨擦的一种通道和润滑剂。真要把公款吃请列入严禁之列,加以禁止,后果可能会更糟。
官场饭局
对于很多官员来说,饭局已经成为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有调查显示,部分官员70%的时间都花在酒桌上,体力和精力都出现严重问题。
70%的时间是什么概念?若按一天24小时计算,70%就是16个小时,这不可能。若按白天12个小时算,70%就是8小时,中午晚餐各算两个小时,加上来回路上的时间,顶多也就六七个小时,8小时也有点夸张。若把时间分为三段,上班8小时,休息8小时,业余8小时;以业余8小时算,70%就是五六个小时,这就比较靠谱了。
然而中国的饭局通常无法精确计算。正常饭局,满打满算两个小时已经足够;而交际饭就不同了。交际饭不但要吃好,还要喝好,最后还经常有唱歌桑拿等“一条龙”节目。这种延伸性节目如果也算进去,占70%是毫不夸张的。
对一个官员来说,由上级领导机关安排或者有上级领导出席的饭局是优先要参加的;同级干部邀请的饭局一般也得积极参加;下级邀请参加的饭局通常只是应付,当然也可以谢绝。有些单位常常在同一个酒店安排多个饭局,方便领导人到各处出席应付。有的官员同时应对多个饭局,在一个地方敬酒之后立即到另一个地方敬酒。有人在应付饭局中喝酒把身体都搞坏了,苦不堪言。有些人虽然应酬自如,但是也消耗了大量时间。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饭局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原因却有多个方面。
第一,在官场上存在大量食客,他们追求味觉享受,在碰杯和斗酒中感到有无穷的乐趣;第二,许多人设饭局和应酬饭局是为了拉关系和维持
与谁一起吃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