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与日本古典文学.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与日本古典文学
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与日本古典文学
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与日本古典文学
芥川文学的特点之一是通过对古典文学中特殊场景与事件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展现作家对现代人的关注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一般认为,芥川的素材来源有三部分:日本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近代文学。如取材唐代小说的《杜子春》,取材西方近代文学的《奉教人之死》、《烟草和魔鬼》,取材《今昔物语》的《罗生门》、《鼻子》等。鲁迅评价说:他的复述古事并不专是好奇,还有他的更深的根据:他想从含在这些材料里的古的生活当中,寻出与自己的心情能够贴切的触著的或物,因此那些古代的故事经他改作之后,都注进新的生命去,便与现代人生出干系来了。
《今昔物语集》是日本最大的佛教说话集,由天竺(印度)部、震旦(中国)部、本朝(日本)部三部分组成。《今昔物语集》描写了平安末年日本民众立体多元的生存状态,展现了日本民族强烈的生存意识,借鉴了异国故事的生存理念同时流露出日本民族欲赶超强国的意识。芥川的《罗生门》就取材于《今昔物语》中的《罗城门》的故事(卷二十九:罗生门登上层盗人语第十八,卷三十一太刀带阵卖鱼姬语第三十一)。
《罗城门》的故事讲述盗人藏在了罗城门下,怕被他人看见,就爬到了罗城门的第二层。故事发生在白天,白天发生行盗更能增强人们心理上的不安与恐惧。当白发苍苍的老妪坐在死人的枕头上、拼命地撕扯死人的头发时,盗人问老妪在干什么,老妪说:我的丈夫死了,没人安葬,就放到这里了那女子的头发很长,想拔下来做假发,来帮一把。最后盗人剥下死人的衣服和老妪的衣服,又夺过拔下的头发,跳下来逃走了。
比较《罗生门》与《罗城门》的情节,可以发掘三处不同。
第一、主人公的境遇与性格的不同,在《罗城门》中的盗人从摄进国一带上京城行盗,而《罗生门》的主人公变成了被辞退的下人,饿死路旁与成为强盗这两种想法之间产生了思想斗争的普通人。
第二、死人的身份。在《罗城门》中的死人只是一位年轻的女子,而《罗生门》中的死人是活着时就是把蛇肉切成一段段,晒干了当干鱼到兵营去卖,靠诈骗为生的女人。这为老妪的辩解提供了前提条件。老妪说道:拔死人头发,是不对,不过这儿这些死人,活着时也都是干这类营生的。这位我拔了她头发的女人,活着时就是把蛇肉切成一段段,晒干了当干鱼到兵营去卖的。要不是害瘟病死了,这会还在卖呢。她卖的干鱼味道很鲜,兵营的人买去做菜还缺少不得呢。她干那营生也不坏,要不干就得饿死,反正是没有法干嘛。你当我干这坏事,我不干就得饿死,也是没有法子呀!我跟她一样都没法子,大概她也会原谅我的。老妪的辩解看似是有逻辑、有条理的,但是却能发现其本质是在利己主义思维的作用之下违背道德,损害他人利益,却又把责任推卸到他人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上,为自己开脱。在作恶的同时维护自身的形象,确保自己的个人利益。
第三、对下人心理的描写。在《罗城门》中没有对盗人的心理描写,而在《罗生门》中下人被主人辞退、走投无路的境遇下。他的内心充斥着是饿死还是当强盗两种想法的不断斗
争。这时的下人内心深处还是存在着善,也可以说这时他只是缺少作恶的勇气。当他发现了罗生门上的老妪在拔死人头发时,他的善占据了上风,下

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与日本古典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